您當前所在位置: | 首頁 |
|
330782000000/2015-201386
秘書科
無
2015-02-06
主動公開
發布時間:2015-02-06 00:00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財稅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切實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努力做好“生財、聚財、用財”三篇文章,進一步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改善;進一步創新財政管理體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進一步規范財政支出管理,堅持厲行節約,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2014年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平穩,財政職能進一步發揮,促進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財政預算執行總體情況:2014年全市組織地方財政預算收入2314770萬元,增長37.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680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19685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748萬元、社保基金預算收入828382萬元、財政專戶資金169155萬元。按照現行財政體制結算,地方可用資金約為2308970萬元,具體以省與我市財政體制正式結算數據為準。
2014年完成財政預算支出2448034萬元,增長31.2%,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2345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92142萬元、社保基金預算支出382228萬元、財政專戶資金支出280992萬元、債務資金支出370327萬元。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680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1.0%,比上年增長10.1%。按現行財政體制,加上稅收返還收入、轉移支付補助以及地方政府債券收入,扣除上解支出后,當年地方可用資金約691000萬元。另從政府性基金預算等調入資金16416萬元(其中國有土地出讓金調入14044萬元),實際可用707416萬元。
主要科目收入情況如下圖: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234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2.7%,比上年增長17.2%。
涉及民生支出如下圖:
民生支出49141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8.0%,其中:公共安全支出65520萬元,增長8.6%;教育支出163255萬元,增長16.5%;科學技術支出32693萬元,增長17.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500萬元,增長18.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1735萬元,增長0.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0437萬元,增長10.8%;節能環保支出10826萬元,增長18.7%;城鄉社區支出66903萬元,增長61.0%,主要是國有土地出讓金缺口后,部分基本建設項目轉從一般公共預算列支;農林水支出31334萬元,下降1.2%;住房保障支出9211萬元,增長64.7%。
“三公”經費支出8832萬元,同比下降7058萬元,下降比例44.4%,其中公務接待費1773萬元,下降比例69.5%;因公出國(境)費91萬元,下降比例84.9%;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6968萬元,下降26.5%。節省的“三公”經費主要用于“五水共治”。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1968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0%,比上年增長64.0%,其中國有土地出讓凈收入477308萬元(毛收入60億元,其中城鄉新社區集聚建設上繳14.8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92142萬元,完成預算的103.8%,比上年增長38.4%,其中國有土地出讓金支出585528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74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38.0%,主要是市場集團、城投集團未按規定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益。2014年未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
(四)社保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社保基金預算收入82838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26.0%,比上年增長73.2%,主要是出臺被征地農民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政策,一次性補繳因素增收30億元。
主要科目收入情況如下圖: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社保基金預算支出38222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6.8%,比上年增長26.5%。
主要科目支出情況如下圖:
(五)財政專戶資金收支執行情況
2014年財政專戶資金收入16915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39.0%,比上年下降11.5%。財政專戶支出28099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44.2%,比上年增長73.6%。
(六)財政預算收支結余情況
2014年底財政預算結余合計213.5億元,其中社保基金結余174.0億元,不可調用專項資金、基金結余30.5億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可用資金結余9.0億元。另由于國有土地出讓凈收入難以滿足公益性資本支出需求,2014年新增負債支出37.0億元。
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2015年財政經濟形勢
從收入看,隨著各項改革不斷深化、五大轉型全面推進,我市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通“義新歐”貨運班列,啟動“三大新區”建設等,保持穩定增長的積極因素很多,但財政收入中低速增長將成為新常態,同時“營改增”擴圍、小微企業提高起征點等稅收政策調整對我市的減收影響較大。從支出看,深化改革、推進轉型升級,服務和改善民生等都要增加投入,財政支出壓力較大。
(二)預算編制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政府第六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對改革和轉型發展的保障力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改進預算控制方式,試編財政中長期預算,探索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推進財政專項資金分配方式改革,以績效為導向,壓縮一般性分配,突出競爭性分配,推進投資性分配;在適度負債促發展的同時,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大對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和舉辦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簡稱PPP項目),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保障民生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集中財力辦大事,全力保障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預算編審原則
堅持“保吃飯、保運轉、保重點”和“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原則,重點保障人員經費、單位運轉經費、基本民生支出、市委市政府重大倡議部署和2015年重要工作經費;“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從嚴安排慶典、節會、評比和表彰等活動經費,大力壓縮執行率偏低的項目經費。強化績效預算,全面推進民主預算和透明預算。
(四)財政預算草案
2015年地方財政預算收入預期2102837萬元,增長22.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678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59531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212萬元、社保基金預算收入539433萬元、財政專戶資金88923萬元、省補專項資金14958萬元。按現行財政體制結算,地方可用資金約為2028057萬元。
2015年擬安排財政預算支出2628025萬元,增長34.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600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25272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000萬元、社保基金預算支出467277萬元、財政專戶資金安排支出121648萬元、省補專項資金安排支出14958萬元、單位支出戶結余資金安排支出5530萬元、債務資金安排支出515340萬元。
主要項目安排情況:人員經費33.4億元,單位運轉經費7.1億元,財政扶持專項資金28.6億元,基本建設支出69.4億元。其中電商、物流、進出口“三大”倡議專項扶持資金7.2億元(部門安排4.2億元、市財政預留3.0億元);支持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資金4.8億元(主要是城鄉公交一體化、垃圾處理等公共服務項目),支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資金2.0億元,扶持民辦教育、衛生、養老等社會事業專項資金0.7億元;安排“五水共治”專項資金6.5億元,國有資本投資建設項目財政扶持資金16.0億元,“文化義烏”建設預留0.9億元、“三大新區”建設預留15.0億元。
1.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1)收入預算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同口徑收入預期75600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長8.5%,根據財政部財預〔2014〕368號《關于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將地方教育附加等11項基金收入(與我市相關的為6項,明細收入見附表10)40780萬元轉入一般公共預算,合計796780萬元。按現行財政體制,加上稅收返還收入和轉移支付補助,扣除上解支出后,當年地方可用資金約722000萬元。
主要科目收入情況如下圖: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部門落實情況:國稅部門172860萬元,增長6.5%;地稅部門535400萬元,增長10.3%;其他部門47740萬元,增長1.6%。
2014年底全市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余額約7億元,2015年為深化改革關鍵期,預算執行過程中會碰到諸多特殊情況,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一般公共預算年度有超收的,只能用于沖減赤字或者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合部門預算審核情況,擬調出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4億元用于平衡2015年預算,預留1.6億元待年內預算調整安排使用。另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資金0.4億元,全額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合計預留2億元。
(2)支出預算
2015年,擬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6000萬元,增長25.6%,剔除基金轉入因素,同口徑增長19.0%。其中民生支出52987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8.3%,比上年增長0.3個百分點。
各項支出同口徑增長情況:公共安全支出59846萬元,增長12.6%;教育支出152555萬元,增長15.8%,剔除基金轉入因素,同口徑增長2.1%;科學技術支出31845萬元,增長2.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1503萬元,增長270.5%,主要結合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部署,2015年加大財政文化投入;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359萬元,增長13.8%,剔除基金轉入因素,同口徑增長5.6%;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8568萬元,增長5.5%;節能環保支出10357萬元,增長30.4%;城鄉社區支出49746萬元,增長24.6%;農林水支出81995萬元,增長142.3%,剔除鎮街超收分成增加和基金轉入因素,同口徑增長17.1%;住房保障支出102萬元,下降56.0%,主要是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對象逐年減少;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1628萬元,增長10.1%;其他支出164496萬元,增長29.0%,剔除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及臨時人員提高待遇增加預留因素,同口徑增長0.7%。
2.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預期659531萬元,增長57.2%,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凈收入54億元(毛收入65億元)。擬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725272萬元,增長66.0%,其中國有土地出讓金支出49.6億元,彌補紅字4.4億元,累計無結余。2014年底專項基金結余159000萬元,動用109741萬元平衡2015年預算后余49259萬元,其中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彩票公益金等不可調用專項基金結余32259萬元,另有可統籌使用的其他政府性基金17000萬元。
因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累計收入難以滿足公益性資本支出需求,擬通過債務資金安排支出515340萬元,其中新社區集聚建設項目補助10000萬元(該項目實際安排35865萬元,余額25865萬元通過公共租賃住房專項資金安排)、異地奔小康項目9340萬元、浙大附屬第四醫院專家公寓項目7000萬元、03省道改造項目37000元、城市內河水系激活工程3000萬元、外購土地指標100000萬元、土地整理項目25000萬元、中醫院遷建工程9000萬元、文化廣場建設工程7000萬元、“三大新區”建設預留150000萬元、國有資本投資建設項目財政扶持資金158000萬元(該項目實際安排160000萬元,余額2000萬元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融資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過渡期政策,通過保障性住房、公路、水利、土地儲備領域的在建項目向政策性銀行為主爭取中長期貸款;二是積極向上爭取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全力推進國企投融資改革,不斷增強國企的融資和盈利能力,形成直接融資與中長期融資為主的良好格局;三是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2015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期3212萬元,擬安排支出2000萬元,用于充實國有資本投資建設項目資本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當年收支結余1212萬元,累計結余4005萬元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4.社保基金預算草案
(1)收入預算
2015年,全市社保基金收入預期539433萬元(未含養老政策并軌因素),增長10.7%。
主要科目收入情況如下圖:
(2)支出預算
2015年,擬安排社保基金支出467277萬元,增長28.7%。社保基金預算當年收支結余72156萬元。
主要支出科目如下圖:
5.財政專戶資金安排情況
2015年,全市財政專戶收入預期88923萬元,均是專項資金和列收列支單位資金,擬安排支出121648萬元。2014年底財政專戶資金結余207000萬元,動用32725萬元平衡2015年預算后余174275萬元,主要是征地調節金等不可調用專項資金和列收列支單位結余。
6.省補專項資金和單位支出戶結余資金安排情況
2015年,根據省補專項資金提前下達情況和單位支出戶結余資金梳理情況,擬通過省補專項資金安排支出14958萬元、單位支出戶結余安排支出5530萬元。
三、財政中長期預算試編情況
2015年,我市通過部門試點和項目試點相結合方式,試編2015-2017年預算項目支出計劃,試點部門選取發改部門和規劃部門,試點項目選取切塊后的財政扶持政策項目和基本建設項目。其中2015年預算報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準后下達給部門,作為正式的部門預算;2016年預算按項目明細下達給部門,并納入項目滾動庫管理;2017年預算先下達項目控制數。編制2016年部門預算時,試點部門和試點項目不再報送當年的項目預算,而是滾動報送2017-2018年項目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