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28 10:09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最近家住義烏市銀河灣的施云燕女士比較煩惱。眼看兒子要入學報名了,可是單位又要派她出差一個月,如果拜托其他人為孩子入學報名,自己又不放心。
帶著愁容的施女士回到家,看著這樣一條告示:戶籍在銀河灣的小學、初中生今年入學可以網上報名,不必跑到學校現場報名。
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施女士還是有些擔心。沒辦法走一步看一步吧。
“叮咚!”出差在外的施女士早上打開微信,就收到一條來自義烏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的信息:“親愛的家長朋友,您的孩子是我市學區生,請掃描下列二維碼為孩子網上報名。”
對于這條信息,施女士沒有任何的遲疑,馬上掃描二維碼,找到她家孩子的學區學校——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南校區,之后就依照說明填入孩子、父母的各類信息。最后她想點擊“提交”,發現卻提交不了信息。仔細一看,原來是孩子的身份證號填成了他爸爸的。施女士一面埋怨自己大意,一面翻出戶口本,找出孩子的身份證號碼。
一切填寫完畢,點擊“提交”,系統提示:“尊敬的家長,您的信息已經提交,靜候學校通知。”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填寫完畢后,施女士開始焦慮起來了。沒想到還沒過一分鐘,施女士的手機中就收到一條告知短信:“尊敬的陳思妤家長,您的入學申請已經提交,我校正在審核。”有了這句提醒,施女士放心多了,他放下手機就匆匆上班去了。
兩天后的中午,施女士就接到了來自學校的電話,告知她,孩子已經被義烏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南校區錄取,并請在七月三日到學校參加一年級新生夏令營活動。其實施女士心里也清楚,學校就是通過這個夏令營活動,測評了解孩子的生活動手能力、認知能力等等,便于開學后的分班。
一周后,施女士回到義烏,女兒興奮地告訴她:“老師說,實驗小學的微信公眾號上有我的名字了。”施女士打開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微信公眾號,果然看到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顯示著:“2018年下學期義烏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南校區擬錄取名單”,名單中赫然顯示著:“陳*妤,身份證號(后四位):5410”。看來,信息的公布、傳遞比我坐飛機回家還要快啊。施女士這樣想道。
其實施女士后來知道,在義烏市教育局政務公開專欄中,也顯示著他們家孩子錄取的信息。就這樣多重信息的發布,保證了學區生家長能夠通過任一渠道了解孩子的入學信息。
此后,更看到了義烏市教育局政務公開專欄和義烏市教育局的微信公眾號上全市所有小學、初中的招生計劃數和已經招收的學區生數,以及接下來可招收的非學區生數,讓每一位家長更明確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會被哪一所學校錄取。
2006年以來,義烏市全面推開陽光招生制度,實行“統一報名、分層分批錄取”工作機制,全面實施“零擇校”制度,將學校學區劃分、入學資格、報名材料、報名時間、錄取程序、錄取過程、招生結果等通過學校公示欄、電視、報紙、門戶網等向社會公布,公開舉報電話,并實行網上錄取實時監督,教育局可在網絡實時查看錄取進程,切實遏止了無序擇校和腐敗現象,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樹形象。2018年6月,為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工作,通過“互聯網+數據共享”減少戶籍、房產、社保證明,義烏市開通公辦中小學網上報名系統,85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家長在規定時間內可通過網絡填寫報名信息,完成入學報名,讓家長“跑零次”動動指尖就可完成入學報名,招生政策的透明、招生信息的實時公布得到了廣大家長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