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09 10:51
信息來源:市民政局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上溪鎮苦竹塘村位于義烏市西部,屬丘陵地形,三面環山,中間地勢平坦。東眺虎山,南臨苦竹大塘,西靠落鶴山,北靠東山。公元1465年,吳氏祖先吳文全遷居,繁衍生息而成村落。因村前有一大塘,遍生蘆葦 (蘆葦又稱苦竹或水竹),村名由此得來。苦竹塘村南有較大的濕地水體,分布著眾多大小池塘,水系豐富,整體格局頗有特色。全村647戶,總人口1352人,在冊黨員47名,外來暫住人員1640人。
改革開放后,苦竹塘人率先辦起了義烏有名的傳統棕板床加工業。相繼創辦各類加工廠,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義烏有名的“先進工業村”“鄉鎮企業先進單位”“鄉鎮超百萬村”。
![]() |
苦竹塘村 |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苦竹塘村因村前門口塘遍生苦竹得名,更因出了一位剛正不阿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而盛名。
吳晗 (1909-1969年),原名春晗,字辰伯,苦竹塘村人,是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吳晗先生從40年代開始數易其稿的《朱元璋傳》,在史學界乃至現實生活中都發生過重大影響;他提倡編輯出版的《中國歷史小叢書》,在普及歷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手錄的《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不僅留下了一部方便實用的研究資料,而且留下了嚴謹治學、刻苦鉆研的學術研究之風。
吳晗故居坐落在苦竹塘村。2019年,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教育基地揭牌。同年,在吳晗故居旁還建成了吳晗史學館,展示吳晗先生一生史學研究成就和重要代表事件,也是“吳晗故居保護開發”歷史性文化工程的最重要項目之一。
吳晗墓位于義烏苦竹塘村的虎山腳下,于2005年建造。吳晗紀念亭巍然矗立,“晗亭”二字由鄧小平親筆題寫,“吳晗袁震之墓”碑文則由朱镕基題寫。墓碑高1.58米,墓基座寬1.62米,長1.26米。墓北側二米處設一吳晗生平碑。墓后為其父吳聞齋、其弟吳春曦之墓。
![]() |
吳晗故居 |
主要成果
吳晗故居改造從2019年開始實施,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3棟房屋建設及配套設施安裝。爭取在2022年底前完成第二批的項目投標選位。
同時,苦竹塘村把文化禮堂改造成蝶戀花真情館,以清風正氣、求真愛國的特色教育基地,整合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產業資源,重塑古村風貌,營造別樣精彩的“求真愛國洗禮地、都市鄉村綜合體”。另外,村里為鼓勵學子讀書,設立了獎勵機制。考上清華、北大的每人獎勵20萬元;考上985本科的獎勵5萬元;考上211本科或軍校的獎勵2萬元;考上普通大學的,獎勵200元。
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周邊環境,苦竹塘村對全村環境進行了有效整治,如對包括吳晗故居在內的古建筑進行粉刷維修,盡量做到修舊如舊;對吳晗故居周邊道路進行傳統鵝卵石保護,其他道路實施路面硬化;實施雨污分流,通暢排污排水系統;做好垃圾分類,設置了“竹湖幣”獎勵機制。同時完善公共服務,村內設有衛生服務站,配備有專業的醫生,組織志愿者對村內低保困難老人進行走訪慰問,開展人文關懷等。
這些年,苦竹塘村還被評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吳晗故居獲評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江省衛生村、金華市清廉村居、“一星級和美鄉村樣板村”“垃圾分類示范村”“五星級黨支部”、“義烏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 |
村貌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