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05 10:21
訪問次數:
字體大?。?/span> 大 中 小
----“三四五六”+“一鍵導航”+“一網通辦”
自去年我市成為全國100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之一以來,義烏市民政局高度重視、立足實際,快速響應,結合該縣“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和救災工作實際,力求政務公開落到實處。
一、“三四五六”模式,推進防災體系建設。我市因地制宜加強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形成了具有義烏特色的“三四五六”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模式,推動防災、減災、避災和救災一體化發展,有效地實現了減輕社區災害風險這一目標。
“三”是避災安置場所在功能設施上保證“三配套”:1.基本生活配套;2.安全消防配套;3.照明、冷暖調節系統配套。
“四”是避災安置場所內部至少設置“四個室”:1.男女休息室(特殊人員休息室):市級避災中心可容納不少于200人;鎮街級避災中心可容納不少于100人;村級避災點可容納不少于50人。2.物資儲備室:規定避災安置場所需具有相應容量的倉儲。3.避災管理辦公室(災情會商室)。4.男女衛生間。
“五”是確保“五有”:首先,強調避災安置場所在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上確?!拔逵小?,即有飯吃、有住處、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病能醫。要防止出現救助工作盲點,保障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六”是在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創建特色上把握好“六個一”:1.一塊指示牌。2.一塊標識牌。3.一個宣傳欄。4.一套制度牌。5.一個應急預案。明確預案啟動條件、轉移安置程序、救援保障體系、場所運行方式,加強避災應急演練,并不斷修訂完善。6.一些必備應急物資,如行軍床、被褥、草席、臉盆、毛巾、應急燈、急救包等基本生活物資,并與就近超市(便利店)簽訂意向供貨協議,代儲方便面、礦泉水等食品,確保有災時能滿足應急之用。
二、“一鍵導航”功能,增強政務公開實效。我市以政務公開試點工作為契機,為切實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拓展新媒體公開平臺,在“義烏民政”微信公眾號和網站“救災政務公開專欄”增設避災安置場所查找功能,市民只要通過微信“掃一掃”,收藏和關注“義烏民政”微信公眾號,不出村(社區)就可以了解避災安置場所、政策法規、災害信息員、救災“最多跑一次”和社會力量參與等信息。當災害來臨時,市民還可以通過手機,查找就近的避災安置場所,包括名稱、地址、聯系電話,可安置人數、物資儲備情況等信息,并可通過“一鍵導航”,準確到達就近的避災安置場所。
三、“一網通辦”方式,實現災害救助全網辦。發生自然災害時,災民可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義網通辦”欄目,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自然災害救助申請,實現“零跑”目標,變“群眾跑”為“數據跑”。自然災害救助標準、評議公示結果、對象確定全流程信息均在網站、鎮(街道)和村(社區)公開欄公示。并制作《義烏市自然災害救助手冊》,內容包括災害種類、防災常識、災害救助流程以及全市所有避災安置場所的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向群眾分發5000多份,讓群眾明白知曉災害來臨時如何防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