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6651856440/2022-484383
義烏市充電樁布局“十四五”規劃解讀
發改局
2022-07-29
主動公開
發布時間:2022-07-29 16:30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一、制定背景
充電基礎設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在吸收省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基礎上,我局編制完成了《義烏市充電樁布局“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基本情況
《規劃》簡要回顧了“十三五”時期我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十四五”時期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面臨形勢,按照“樁站先行、適度超前”的總要求,分類有序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努力構建滿足需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使用便捷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三、主要內容
“十四五”時期,義烏市充電樁建設將圍繞“百千萬”建設目標,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立健全智能服務平臺、提高充電設施利用效率和提升服務保障水平等四大重點任務,強化四大保障。
(一)發展目標
1.整體目標。到2025年,全面實施“百千萬”行動,全市共計建成充換電站130座以上,公共領域充電樁達3000個以上(其中智能公用充電樁2000個以上),自用充電樁新增10000個以上。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為0.8公里左右,城市郊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為2公里左右。
2.分領域發展目標。一是公共領域充換電設施到2025年建成公共領域充換電站130座以上,充電樁3000個以上,其中,智能公用充電樁2000個以上。二是自用充電設施到2025年,新建自用充電樁10000個以上。
3.分區域發展目標。到2025年,核心發展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為0.8公里左右,加快發展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為1公里左右,積極推動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為2公里左右。
(二)主要任務
1.統籌充電基礎設施布局。一是加強核心區域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堅持車樁協同發展,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重點以雙江湖大學城建設區塊、未來社區等公共停車場為主,提高充電樁布局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加快偏遠城郊的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按照“由無到有,由疏到密”的原則,協調發展、合理布局城市周邊、農村地區的公共領域充電基礎設施、自用充電基礎設施。三是優化公共領域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公用充電基礎設施為主專用充電設施為輔、充換電站為補充的充電樁布局,鼓勵充電運營企業通過新建、改建、擴容、遷移等方式,逐步提高快充樁占比。四是強化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一車一樁”,在滿足消防規范前提下,加快推進自用充電樁布局建設。
2.建立健全智能服務平臺。一是建立充電智能服務平臺,搭建全市統一的充電基礎設施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公共領域充換電設施接入比例不低于80%,強化與省級平臺融合銜接和數據共享。二是構建互聯互通服務體系,構建以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管理+服務”模式,助力提升充電服務水平。三是推進車-樁-智慧能源融合發展,建立綜合能源服務站,深化和豐富“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創新模式,充電基礎設施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四是積極拓展豐富充電服務,推廣眾籌、分時共享和租賃等商業模式,積極拓展廣告投放、公益宣傳等增值服務。
3.提高充電設施利用效率。一是加快實現充電標準統一,加快大功率充電標準推廣應用,嚴格規范充電設施準入標準,規范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審批流程。二是加強充電關鍵技術應用,加強“光儲充放”新型充換電站技術試點應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三是推進智能有序充電發展,實現智能有序充電,加塊推進綜合充電服務站建設和應用。四是堅持市場化發展方向,探索創新經營模式,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停車充電一體化服務設施,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拓展增值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專班作用。二是強化規劃實施,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責任落實,將充電樁布局規劃落實落細。三是完善政策法規,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的補貼力度提供政策扶持,減輕企業投資壓力和用戶使用經濟性。四是強化要素保障,落實國家支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政策,保證必要的用地需求。五是加強宣傳示范,加大示范推廣工作,積極開展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集成實踐活動。
五、適用范圍
全市。
解讀機關:義烏市發改局
解讀人: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