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務院、省政府辦公廳有關通知要求,在2022年度義烏市各鎮街、市政府各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的基礎上編制。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情況等。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義烏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辦聯系(電話:0579-85410963)。
一、總體情況
義烏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認真組織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浙江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政務公開,著力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質量,切實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
(一)主動公開
全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90371條,其中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政府信息65899條,政務新媒體公開政府信息24472條。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專欄集中發布政府文件及行政規范性文件279件、政策解讀529條、政府公報6期、在線訪談38次、召開新聞發布會7場次。聚焦“重要窗口”,新增共同富裕、規劃信息等專欄,落實穩進提質系列政策,發布政策解讀259篇、權威解讀127篇,惠及企業超5.4萬家。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制定鎮街平臺投資項目立項審批辦事指南,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專欄整合規范,合并欄目超70項,持續優化投資和建設環境。加大重點領域公開力度,新增旅游領域、統計領域等重點領域,完善政府工作報告、民生實事等重點工作執行情況公開,深化政務公開促進治理能力提升。完善疫情防控專欄,第一時間公開防疫政策、疫苗接種單位、發熱門診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焦點信息,全年發布疫情防控信息818條,增強政務公開服務效果。
(二)依申請公開
2022年全市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85件,均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建立市府辦、法院、司法局(行政復議局)和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3+X聯合會商機制,規制濫用信息公開申請權和纏訴、濫訴行為,維護行政管理秩序。
(三)政府信息管理
建立健全信息協調發布機制,按照“誰公開、誰審查”“先審查、后公開”和“一事一審”原則,加強信息公布管理。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要求,科學規范確定公開范圍和公開方式。持續完善義烏市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建設,調整欄目類型,增設必填字段,整合現行有效規章庫,實現精細統計、檢索比對等功能。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明確“民呼我為統一平臺”投訴渠道,及時處理群眾信息公開糾紛問題,引導申請人正確行使權利。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做精做實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工作,常態化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監測,實行周巡查、月普查、季通報,全年累計巡檢信息143.7萬條。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印發《義烏市政務新媒體規范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通過集約建設、分批整合、動態監管的方式,打造以“義烏發布”主賬號為龍頭,部門精品賬號為支撐的“1+N”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整體聯動、集體發聲、發揮乘數效應。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功能,完善信息發布、轉載審核制度,推進監測預警和風險排查工作。加強功能性建設,政府門戶網站通過無障礙適老化測評,持續優化網頁IPv6使用體驗,切實提高群眾平臺使用體驗。全年編發市政府公報6期,通過“線上+線下+二維碼”三通道,推廣展示電子公報。
(五)監督保障
強化考核力度,嚴格落實“即查即改、每日常態化檢查”制度,優化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日常管理及監督。完善政務公開年度考核辦法,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充分調動各部門工作積極性。組織開展2022年度義烏市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提升工作能力水平。開展政務公開社會評議工作,采用多種方式組織開展社會評議調查活動。2022年市府辦政府信息公開群眾滿意度為96.8%。全年未發生責任追究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0 | 0 | 0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68 | 83 | 490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1284084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941912 |
行政強制 | 15597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45712.6572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607 | 22 | 0 | 0 | 56 | 0 | 685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8 | 1 | 0 | 0 | 0 | 0 | 19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262 | 5 | 0 | 0 | 3 | 0 | 270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29 | 1 | 0 | 0 | 0 | 0 | 30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1 | 0 | 0 | 0 | 0 | 0 | 1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4 | 0 | 0 | 0 | 0 | 0 | 4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3 | 0 | 0 | 0 | 0 | 0 | 3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2 | 0 | 0 | 0 | 0 | 0 | 2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16 | 0 | 0 | 0 | 0 | 0 | 16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20 | 0 | 0 | 0 | 0 | 0 | 20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236 | 16 | 0 | 0 | 53 | 0 | 305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8 | 0 | 0 | 0 | 0 | 0 | 18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2.重復申請 | 3 | 0 | 0 | 0 | 0 | 0 | 3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2 | 0 | 0 | 0 | 0 | 0 | 2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8 | 0 | 0 | 0 | 0 | 0 | 8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七)總計 | 604 | 22 | 0 | 0 | 56 | 0 | 682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21 | 1 | 0 | 0 | 0 | 0 | 22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29 | 4 | 0 | 0 | 33 | 20 | 1 | 0 | 0 | 21 | 21 | 0 | 0 | 0 | 21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主要問題:一是主動公開的內容仍需進一步完善,結果信息公開多,決策信息、執行信息等相對較少;二是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三是政策解讀質效仍需進一步提高。
改進措施:一是要繼續加強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力度,拓展公開內容,在貼近群眾上下功夫;二是開展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提升業務人員工作能力;三是改進政策發布解讀工作,優化解讀流程,聚焦重點內容,開展分析解讀,提高政策解讀質量。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收取信息處理費情況:一是本年度發出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收費通知書共7件,總金額為9770元。二是本年度實際收取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的總金額為5140元(其中2021年度發出,2022年度收取2300元;2022年度發出,2022年度收取28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