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2-28 08:39
信息來源:義烏商報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大中小
“能不能在頁面上增加銀行金融產品服務,讓我們有創業資金需求的人可以直接在一個平臺上選擇辦理?”近日,在市人社局數字化改革周例會上,一條“義烏i人才”后臺上的服務評價留言成為討論事項之一。
“進一步深化政銀合作,圍繞‘創業一件事’改革,創新金融服務模塊,整合信用貸、電商貸等銀行優質金融產品,讓人才在義烏創業更便利,更有獲得感。”會上,人社局負責人一錘定音。
人才政策怎么辦?人才服務哪里找?人才資源怎么用?近年來,我市聚焦人才成長全周期需求,打造了集人才服務、人才治理、人才發展“三位一體”的數字應用平臺——“義烏i人才”,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助力企業把人才招進來、留下來。2022年,我市新引進大學生4.5萬人,居浙江省各縣(市、區)第二,成為青年友好型“向往城市”。
在人才服務方面,通過多跨協同實現“一掌通辦”。我市圍繞打通人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梳理人才來義就業創業全流程服務需求,通過制度重塑、流程再造,“一站式”整合全市15個部門54項人才服務事項,橫向打通社保、學歷、戶籍等16個數源系統,縱向貫通市、鎮、村三級聯動聯審體系,人才基礎信息“自動獲取、自動審核、全網通用”。人才關心的就業創業、教育、住房等“關鍵小事”,基本實現“一次不用跑,掌上全辦好”。
在數字賦能方面,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依托“i人才”平臺,我市已建立全市涵蓋學歷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等40萬人的人才數據庫。依托數據底座,系統對來義就業創業人才進行“主動感知”,通過開發“靶向推送”政策功能,實現人才畫像與政策庫智能“云匹配”。在政策調整或各類申報項目啟動時,系統將主動提醒適配人才,實現“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畢業三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可自動收到短信提醒,登錄平臺即可一鍵享受每月400—2000元的大學生生活補貼。
在人才供需方面,政府牽線搭橋助力校企合作。以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為例,去年以來,在市人社局的牽頭組織下該企業先后與40所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及時補充了企業的人才之需。隨著光電光伏這一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市就業與人才管理服務中心依托人才數據庫開發人才結構分析模型,繪制“人才資源流動熱力地圖”,打造了光電人力資源產業協同應用場景,實現產業需求和人才資源的全息展示。
據統計,依托人才招引地圖的精準導航,去年我市分高校、分行業、分領域開展各類引才活動206場,有效促進“產業鏈”與“人才鏈”有機銜接。2023年春節期間,我市與23所職業院校開展合作,推動520名實習生在企業工作,有效緩解缺工企業“求人之渴”。(林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