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3 15:45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南平村位于 03 省道西邊,現屬上溪鎮吳蕭區域,距義烏城區20公里。共417戶、896人,其中黨員42人,村民代表41人。村區域面積為0.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0余畝,山林面積75畝。
該村文物古跡眾多,經畬堂 (金樹堂)、吳瑯起名居均為清代古建筑,系義烏市級文保單位。同時該村也是一個農業型村,農牧產品豐盛,牛肉、土豆、索面、饅頭,被稱為五朵金華系列產品。村民以打工務農為主,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4.6萬元。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南平村開展革命活動較早,是義烏的革命老區村。《義烏市革命老區發展史》等史料載:1928年,共產黨員吳璋決心改革吳店的小學教育,會同吳廷璈等人在該村學生巷21號創辦了吳店椒峰小學(現為吳店中心小學)。椒峰小學實際上已成為黨的革命搖籃,一批學生受到革命的熏陶,投身于革命洪流,有的成為我黨我軍的骨干力量。1930年,吳璋、吳明圖被捕,教學工作受挫,直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后數年間,學校停辦。1938年春,椒峰小學全面恢復,通過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抗日救國思想,組織開展各種抗日宣傳活動。縣委書記江征帆等其他領導先后到小學開展革命工作,發展黨員。1938年至1940年間,我黨以椒峰小學為基地,團結吳店周圍廣大群眾,進行了三次反對國民黨頑固派倒行逆施的政治斗爭。
第八大隊成立后,南平村成立了“南平抗日少年團”。 在地下黨和戰地服務團(后改名民運隊)的領導下,開展力所能及的抗日救亡運動,配合八大隊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這期間,該村在革命志士吳瑯雙等人組織帶領下,大家籌款獻糧,收集子彈為第八大隊提供物資,掩護部隊和革命同志,為紅色老區樹立了良好的革命典范。
另據村文化禮堂資料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該村的革命青年吳瑯溪、吳瑯勤、吳瑯賢、吳璀道、吳璧喜、吳瑯康、吳樟田、吳璧昆等12人參軍入伍,報效國家。
主要成效
2019年,南平村建成設施一流的文化禮堂,結束了該村文化活動無場所的歷史。幾年來,大力加強文化禮堂建設,禮堂設有村民大舞臺、農耕器具博物館、圖書閱覽室等,將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融合到文化禮堂的建設中。還不定期組織廣大黨員、青年舉行紅色革命精神宣講活動,學習優秀抗日革命事跡,緬懷和紀念紅色歲月,使文化禮堂成為了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樂園,極大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文化禮堂不定期的舉辦演出活動,多次獲得了上級的嘉獎。
2015年,村里進行周邊環境美化亮化工程,綠化種花木、景觀燈安裝等工作取得成效;次年,對九八荒塘進行改造,恢復供水功能,提高了農業灌溉能力。接著,為美化吳肖路兩側店面,由政府出資、統一規劃進行立體改造。還建起了既衛生、又環保的綠色居家養老中心,解決了老人吃飯不方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