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4 13:34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上溪三村位于上溪鎮中心鎮區,杭金衢高速公路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離義烏市區13公里、國際商貿城 17 公里。全村 437 戶、919 人,外來人口約為 510 人,其中黨員 47 人,村民代表 43 人。糧田 140 余畝,山林565畝,較大型山塘4口。
該村文化底蘊豐厚,環境整潔,民風淳樸,保留歷史古建筑多處。2020年被評為“義烏市垃圾分類示范村”,同年首開積分兌換超市,開創義烏市先河。村內設有文化禮堂、老年活動中心、村醫療站、村圖書館;還配備公共健身場地和器材,同時辦有省三級幼兒園(上溪鎮三村幼兒園)。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上溪三村是義烏市革命老區村,抗日武裝第八大隊的活動區域。靈秀所鐘,革命志士眾多,如張希鎮、張至哲等。村文化禮堂里均有記載。
張希鎮,生于1931年10月10日,上溪三村人。1948年投奔金蕭支隊第八大隊,下半年隨部隊參加諸暨四明山剿匪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杭州筧橋機場做地勤保衛工作。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5月由陸軍轉入長春市空軍第九航校,后留校任教官,期間培養多國空軍學員。1965年,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南建設,轉業至貴州省中行分行工作,先后任人事處處長、紀律檢查處處長,并于1991年離休。
張至哲,生于1930年6月20日,上溪三村人,1949年5月參軍入伍,同年11 月跟隨大部隊到貴州參加大西南解放戰役, 1950 年在貴陽參加剿匪戰斗。1953年4月入黨,期間擔任團部文書工作, 1954年12月退伍。
新中國成立后,上溪三村涌現了如張希湖、張希鑫等一批參加了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軍人,后有2人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主要成果
這些年,上溪三村凝心聚力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和新農村(新社區)建設,成果初顯。2016年,村兩委黨員干部帶頭,拆除違章建筑多處,路邊雨篷幾十個,水池60多處,以往雜亂無章的村道變為整潔明亮。公益事業也有較快發展,村民100%參加城鄉醫療、社會養老保險,村里還為全體村民投保了意外傷害保險,保障人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同時致力提升改造,三村幼兒園復評通過省三級幼兒園,為該村孩子學前教育打下基礎。
此外,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村糧田 135 余畝進行集中流轉,由村集體公開招標。支持鎮黨委政府的城鎮發展規劃,同意征用文明北路延伸土地征用約 15 余畝用于修建道路建設,東塘公園建設土地征用征收 20 余畝。現首批集聚高層樓房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該村于2019年創建文化禮堂,新建了文化大舞臺,創辦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紅色革命老一輩光榮事跡宣傳基地。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業余生活,也弘揚了紅色文化,讓紅色革命精神走進老百姓的生活,同時也教育了新一代年輕人,對紅色革命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