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4 14:57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上溪鎮周村處于義西鵝毛尖山腳下,位于義烏、浦江、蘭溪三縣市的交界處。一條從義西到蘭溪、浦江、建德的“馬嶺古道”從村東面豁口穿越而過。根據石門陳氏宗譜記載,早先周村村民本姓周,故村名為“周村”。
現該村劃分為 5 個村民小組,共423戶、889人,其中黨員32人,村民代表 39人。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耕地約291畝,林地1800畝,水面10畝。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周村是義烏的革命老區村,也是金義浦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地區。抗戰時期,這里發生了諸多生動的斗爭故事。
《踏遍青山》載:1942年12月上中旬,日寇抽調義烏、金華、浦江等縣各據點的日偽軍數百人,兵分九路向我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大掃蕩。11日,先頭部隊分別進抵黃山、溪華、周村以及何斯路、鯉魚山一帶,用大炮開路,來勢洶洶。我根據地在黨的領導下,實行堅壁清野,群眾進行有計劃地轉移;部隊化整為零,主動襲擊敵人,與之周旋。針對敵人集中使用兵力、義亭和孝順等據地內部空虛的情況,第八大隊派出突擊隊襲擾義亭孝順的敵偽據地。日寇多路梳篦,找不到我主力,只得無奈撤兵。第一次反掃蕩就這樣勝利結束。
另據村文化禮堂資料載:周村革命志士眾多,其中有忍辱負重、為抗日出力的崇義鄉鄉長陳章潘。抗日戰爭時期,他在舟山定海女子學校任教時,與同在定海當縣長的吳山民相交相識。后在黨的號召及好友的勸說下,毅然放棄教師工作,與吳山民一道回到義烏,加入了抗日武裝第八大隊,擔任崇義鄉鄉長。看似偽職,他卻以此身份為掩護,配合八大隊抗丁、抗糧,開展革命工作,并帶領全家老小,參與黨的地下活動。在解放之初卻被定為反革命,遭到誤解,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經查證后被平反昭雪。終其一生都在為革命奉獻,當政府問其是否困難時,他仍堅持,“我有子女供養,國家的錢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主要成果
這幾年,該村美麗鄉村建設取得較好成績,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2017年,完成村內修建自來水廠,全村通上自來水網管,解決了村民多年的喝水問題;2018年,重新修葺文化禮堂,并爭創三星級文化禮堂,定期開展民俗文化活動,打造了周村人的精神陣地;2019年,開辦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村內的老人們解決了就餐問題,讓村內的老人安心,讓在外的年輕人放心;2020年,對村內東塢主干道公路進行翻修,入股云上之溪,每年為村級增收45萬;2021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被鎮政府授予防疫貢獻獎。在文明創建工作上持之以恒,獲得市頒發的文明村的榮譽稱號。
2022年,全村新增戶外健身場所1處,重新修建籃球場,增添了主干道路燈。東塢廣場景觀得以提升,建造共富大棚,增加了村集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