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4 15:03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八里橋頭村地處城區以北15公里處,南鄰蘇溪鎮,背靠大陳鎮政府。該村有千年歷史,自古交通便利,是客商云集之鬧市。全村由八里橋頭、巖界、吳宅、陳界四個自然村組成,共710余戶,2200人,常住人口3500余人。黨總支下設五個支部,黨員124人,村黨總支先后5次被金華市委組織部評為“五星黨組織”,2016年被評為“金華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區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750余畝、林地2600余畝。
解放初,橋頭3個自然村成立農民革命委員會,更名為“群擁村”,隸屬新建鄉。1956年并入新新鄉,1992年5月并入蘇溪鎮。2001年3月,該村并入大陳鎮,后恢復“八里橋頭村”村名。長期來,村民們在此和睦共處,安居樂業,素以鄉風文明、鄉情淳樸、鄉景美麗、鄉規民約聞名。村民主要從事電子商務、碎布回收、市場經商、種植葡萄、獼猴桃等為主要收入來源。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八里橋頭村是義烏革命老區村,是抗日武裝堅勇大隊打擊日寇的活躍區域。《義烏抗日戰爭史》(市社科聯)載:1943年7月,中共義東北工委成立的同時,也建立了義東北情報站。在諸義東根據地的情報工作處于成熟階段,八里橋頭村與施宅、楂林、大陳被列為諸義東情報總站的一個重要聯絡點,隸屬于溪后情報分站。情報分站的負責人為樓錫成、樓關烈,主要活動范圍在大陳、楂林一帶。
這期間,八里橋頭村情報聯絡點為及時將情報及時、安全的傳遞出去,采取了逐級傳送、單線接送和專信專送的傳送方法。如堅勇大隊與第八大隊之間的聯絡,很多均采用專信專送的傳送方法。情報網的建立,為有效地打擊敵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里橋頭村犧牲的烈士,被列入《烈士英名錄》的有兩位:蔣福壽,1942年參加革命,浙東游擊縱隊某部分隊長。1942年 12月于稠城犧牲。盧培宏,1948 年參加革命,解放軍某部戰士。1949年6月于湖北犧牲。
主要成果
八里橋頭村早在2002年就開始實施舊村改造,目前已完成 470余戶農房的改造工作。2007年村集體出資為全村村民辦理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全村老年人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享有率為100%。75周歲以上老人均在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就餐。文化事業蓬勃發展,2015年至今,擁有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疊羅漢”、各類文化體育表演隊伍8支。
八里橋頭村秉持著“群擁群富,時代橋頭”的治村理念,堅持黨建統領,帶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該村不僅是大陳襯衫的發源地之一,義烏市非遺“米烙”,“青峰巖”獼猴桃等,也成為知名文化、農業品牌。這些年曾獲“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綠化示范村”“浙江省衛生村”“金華市文明村”“義烏市文明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