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9 14:40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城西街道新港村位于城西、稠江和義亭鎮的交界處,南毗鄰四海大道,疏港快速和國內物流市場,北靠西城路,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該村由吳坎頭,荷村,流村3個自然村組成,共982戶、2133人,外來建設者1500余人,其中黨員 101 人,村民代表 74 人。有耕地面積1300余畝。
新港村黨總支部委員會下設3個黨支部。2021年初,已啟動荷村、流村兩個自然村有機更新改造,現完成全部房屋拆除工作。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新港村是義烏的革命老區村。抗戰期間,荷村與益公山、溪干,成為東河抗日自衛隊的情報站和秘密聯絡站。
據義烏市人大原辦公室主任吳靜波 (吳東明之子) 提供的資料:流村有吳東明、何濂、吳斌、吳榮春、斯六妹5人參加過抗日武裝第八大隊,為了黨的事業作出了貢獻。
吳東明,1944年參加八大隊組織的農民協會,任新城鄉農會委員。1945年9月八大隊奉命北撤,繼續在杭州、奉化、稠城等地開展地下斗爭。1948年 10月重建八大隊時歸隊,先后任金蕭支隊第八大隊浦東區武工隊隊員,區會計、黃宅區民政助理等職。1949年5月隨隊接管義烏縣政府,先后在縣文教科、縣監察委員會工作,后任文教局 (教育局) 副局長、局長。系縣八屆人大代表,縣四、五屆政協委員及常委。1985年享縣級待遇離休。
何濂,八大隊初創時任民運隊長,1944年5月曾參加塘西橋戰斗。八大隊北撤奉命留義烏工作,后與組織失去聯系。1948 年 10 月重建八大隊時歸隊,在八大隊路北縣政府任職,1949年5月隨隊接管義烏縣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職縣政府民政科。
在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時期,流村還出現了一位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吳榮林。1946 年,他調任上海地方法院刑庭推事,兼復旦大學法律系教授等職。任教期間,編寫了 《犯罪學》、《監獄學》。在上海地方法院工作的三年中,審理了轟動全國的“糧貸案”、“美國水兵打死中國三輪車夫案”和“郵匯局特大貪污案”。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將保存下來的價值300萬美元的7000多箱醫藥器械,交給解放軍軍官會。之后曾任吳興縣人民法院審判員、繼任上海北虹中學教師,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終身館員。
主要成果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經過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新港村 2017年啟動有機更新,安置更新改造農戶 2 批,共安置吳坎頭自然村全部及荷村自然村一期131間、共 300人左右。2021年,全面開展土地整治工作,進行荷村二期、流村自然村有機更新改造,現已完成全部房屋拆除工作。
新港村十分注重村民的居家養老工作,為居住在村的“三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解決其日常生活困難。村委會負責每位老人的醫療保險補助,逢年過節也有禮品慰問,每年組織免費的體檢,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同時,還積極推進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禮堂建設、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并與街道聯合開展農民技能培訓,落實相關就業政策。新港村先后被評為省級衛生村,省級民主法治村,省級森林村莊,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