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9 16:16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銅山前村,位于義亭鎮政府駐地西北1. 2公里處,272戶,524人。北靠深塘水庫,南靠黃林山工業區,西臨上佛路。地處丘陵,原以農業為主。現耕地面積200畝,山林面積500畝,水體面積10畝,大部分土地已被政府征用,用作工業園區開發。現村莊已為園中村,1千米范圍內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醫院、集貿市場等,生活設施,配套俱全,銅山古剎,近在咫尺,義亭至上溪公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捷。
現村民都以經商、辦廠、務工為收入來源。由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全村有50%以上農戶的房屋進行了公寓式改造,用于出租,租金收入可達百萬元。舊村改造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實施。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1942年5月,義烏淪陷后,中共義烏縣委就發動群眾,組織游擊小組為建立抗日武裝作了大量準備工作,銅山前村的村民在黨組織的發動下,紛紛為抗日做工作,有的村民參加了抗日游擊小組,拿起土槍、梭鏢,開展反霸除奸,組織巡邏放哨,維護地方治安等活動。日寇在村北的銅山頂上修筑了碉堡,成為了日寇對周邊地區的瞭望哨。參加了抗日武裝第八大隊的村人鮑有龍,鮑有柒等同志得知這個情況后,立即向八大隊領導作了匯報。八大隊當即組織力量,對敵據點經常進行襲擾。不久,日寇撤離了銅山頂上的據點。
1949年5月,在解放上海的戰斗中,革命烈士鮑忠全不怕犧牲,沖鋒在前,為中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后,鮑福榮、鮑有烈、鮑忠學等同志響應國家“保家衛國”的號召,跨過鴨綠江,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為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了貢獻。20世紀80年代,在空軍部隊服役的鮑榮法,參加了“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防御作戰,履行人民子弟兵保衛祖國邊防安全的神圣職責。這些同志在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為國家為人民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是銅山前村的光榮和驕傲,是后人學習的榜樣。為了傳承紅色基因,牢記革命歷史,弘揚先輩事跡,2019年9月,銅山前村在村辦公樓原有的基礎上,投入數十萬資金,改造提升文化禮堂,使他們的事跡得到進一步傳頌,他們的精神將永遠得到發揚。
主要成果
近年來,銅山前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先后完成了自來水安裝、污水網管改造、路面硬化、路燈亮化、籃球場、公園等工程項目的建設。建起了老年活動中心、村衛生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使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溫暖。成立了羽毛球隊、籃球隊、舞蹈隊,完善了健身器材等設施,豐富了村民們的業余生活。群眾文化體育生活豐富了,不良惡習也隨之少了,以前矛盾糾紛吵鬧聲,如今變成鄰里和睦歡笑聲,村風民風更淳樸、更和諧了。全村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參保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以上。村里為鼓勵讀書上進,還為考入高等院校的學子發放獎學金。尊敬老人,孝敬長輩已成風氣,逢年過節給老人發放各種禮品。
銅山前村先后被上級授予“先進黨組織”“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