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9 16:25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吳村,位于義亭鎮政府駐地西北側2.公里3處,轄8個村民小組,251戶,570人。地處丘陵,東靠上佛路,西北鄰四海大道,浙贛鐵路穿境而過,南靠王阡。有耕地面積448畝,林地43畝,水面55畝。村民從事農業為主,主種水稻、麥類,兼種甘蔗。由于氣候溫潤,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糖蔗的生長,現全村主要以種植糖蔗為主,采用古法加工生產紅糖,所生產的紅糖及紅糖深加工產品,品相好看,味道純正,一直來深受消費者歡迎,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產業結構調整后,該村部分村民以種植蔬菜,水產養殖,種植水果等經濟效益更好的農產品,得到更高的收益。有的村民從事經商、辦廠、務工,使村民的收入來源多元化。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1942年5月義烏淪陷后,吳村人民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災難,全村所有茅草屋都被日軍燒毀,多位村民被日軍殺害,并扔到村西高塘水溝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時中共義烏縣委發動群眾,組織游擊隊武裝抗日。深受日寇侵害的村民紛紛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反抗日本鬼子。1942年底,該村吳祖榮、吳祖松、吳祖林加入了新四軍金蕭支隊第八大隊。參加革命后,三人都表現積極,不怕犧牲,作戰勇敢,為抗戰勝利貢獻了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村民史紀有、吳祖吐、吳金榮、吳關良、吳大喜、吳祖華、吳大榮等同志積極響應國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他們在艱苦環境下,英勇善戰,表現突出,多人立功受獎。吳金榮同志在戰斗中,耳朵被敵人炮彈炸傷,造成耳聾。
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光榮傳統,2020年,吳村投入33萬元資金,在村辦公樓改造出140平方的文化禮堂,用于宣傳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起到了教育后人的良好效果。村里還把歷年來全村所有參軍人員建檔,陳列展示,表彰他們為保衛祖國,奉獻青春的行為,也激勵村民將紅色的革命精神不斷發揚,代代傳承。
主要成果
近年來,吳村不斷加大投入,建設美麗鄉村。村建有黨群服務中心,為村民辦事提供便利。建有文化禮堂、老年活動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村民和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居家養老中心為8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就餐服務。村里定期安排醫院工作人員到村里為老年人提供免費檢查服務。全村人都已參加醫療保險,還為130余人辦理了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險,解除村民的后顧之憂。村里配備了微型消防站1個,垃圾分類投放點2個,回收中心1個,洗衣房1個。這些設施的建成,方便了村民的工作和生活。2020 年,啟動了第一期有機更新改造工程,現參加的農戶新房已經建造好,配套工程也已經全面啟動。第二期有機更新改造項目正有序籌備中。
吳村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得到了上級好評,獲得了“金華市全面小康示范村”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