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9 16:59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赤岸一村位于赤岸鎮區東面,共345戶、756人,外來人口480余人。其中黨員50人、村民代表41人。全村占地面積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50畝、山地300畝、林地1000畝;村內現有市級文保點6處、不可移動建筑6處。
村內現有店面 30 間、出租廠房 4 處、生產加工點 (主要指小作坊、小微企業) 1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土地承包款、房屋租金等。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赤岸一村是義南紅軍革命活動的區域范圍。該村村民馮漢鈴(1904-1930) 加入這支隊伍,英勇殺敵,后被槍殺于丹溪北岸沙畻上。
《義烏市革命老區發展史》《義烏抗日戰爭史》載:1928年2月,由中共永康縣委領導下的中共魚曹頭支部成立,共產黨員朱金則以魚曹頭村為中心,秘密組織一支由18位農民參加的革命武裝 — —魚曹頭革命軍 (稱義南紅軍)。赤岸一村 (前院) 人馮漢鈴,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娶妻魚曹頭村朱氏,積極參加了革命武裝。是年9月,永康工農紅軍司令呂思堂赴上海購買武器事發,被反動政府捕殺,義永山區紅軍的消息也被泄露,省防軍派兵進剿。部隊遭打散后,馮漢鈴潛回老家赤岸一村,因人告密,被抓捕,槍殺于丹溪北岸沙畻上,年僅26歲。
在社會主義發展和建設時期,赤岸一村廣大青年賡續紅色血脈、矢志建功軍營,積極報名參軍的有25人。其中現役軍人有馮華松、馮蕷超、楊劍楠、馮子俊4人,其中馮華松現為海軍總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少將軍銜,為我國的醫療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退役軍人有楊均孝、馮華金、楊均洪等22人,一大批青年在部隊表現優秀,或光榮入黨,或立功受獎。
主要成果
近年來,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進程中,赤岸一村完成村辦公室改造工程,創建黨群服務中心,讓村民遇事有處可尋,辦事有處可找。還完成鎮區小城鎮綜合治理,建造洗衣房及便民充電樁,增設便民曬衣架和健身器場地,改造籃球場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
同時該村順利完成了村內文化路白改黑工程,讓村民進出更加便利快捷。梳理解決了村內歷史遺留問題6項。還成立村分房領導小組,完成解決了歷史遺留11戶住房特困戶、D級危房戶和無房戶共41戶的安置房分房,選位以及安置房區塊基礎建設。此外,完成解決華川集團自來水公司股份分紅利益分配及華川深能源,垃圾焚燒,鋪設自來水管道工程政策處理。完成泰昌十八間,新淦祠、前車門三處古建筑修繕。革命老區扶持項目、本村居家養老中心及老年協會大樓也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公益事業、老人的醫療保障和安全健康方面,赤岸一村大力創建居家養老中心,自2014年11月起免費為村里百余位老人免費提供中餐晚餐。義烏水務集團聯合我村開展“消薄”扶持項目,從而實現自我“造血”功能,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
此外,該村早在2007年就投入300余萬元,為本村經濟合作社社員進行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60周歲以上本村社員每月都能領到政府發放的養老金。這為村民解決了后顧之憂,健康醫療得到了充分保障。
2017年和2018年,該村連續被評為義烏市先進單位。2012年被評為義烏市級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