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30 09:59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巽村位于赤岸鎮以西,屬于赤岸鎮區共建委。全村由1個自然村組成,6個村民小組,共252戶、535人,外來人口1000余人,其中黨員24人、村民代表41人。村區域面積為0.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畝、山地15畝、林地140畝。村內現有出租房500間,店面30間,出租廠房30間,生產加工點11個,村集體經濟主要來源為土地租用、山塘水庫承包、房屋租金。
巽村加快推進村莊有機更新,目前已完成有機更新區塊預算工作,即將進入招投標階段。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巽村是義烏的革命老區村。《義烏抗日戰爭史》《佛堂紅色記憶》載:巽村“麻雀蓬”莊頭,較長時間是中共義南地區的地下聯絡站;村里還留有一座戰爭革命遺址,主人為參加抗美援朝在戰場上犧牲的烈士樓樟茂,有關部門建議在農村文化禮堂等場所就近展示。
1945年3月,中共義北區委書記黃璐調至中共路南區委任書記,期間隱蔽在佛堂水竹里 (六甲) 49號的王蒲潭聯絡站進行黨的活動,地下交通員為王風。該秘密聯絡站建立于1941年10月,以作為中共金屬地區特派員陳雨笠與各地聯絡的重要秘密地點。為了地下工作需要,1945年3月,黨組織將佛堂王蒲潭中共地下聯絡站,轉移到赤岸巽村“麻雀蓬”莊頭的王風家里,直至解放。這期間,黃璐與倍磊、朱村、畈田朱、王宅等地與地下黨員接上了關系。
據地下交通員為王風在《王風口述史 — —我是怎樣做地下黨的》一書中回顧:
“我早期一直當地下聯絡員、交通員。1947年9月擔任義南區委宣傳委員后,成為地下黨負責人之一,開始與敵軍進行正面交鋒。1948年,我安排弟弟王初漢擔任中共義南地下黨秘密聯絡員,又在岳父家印起了革命標語、布告、傳單等,張貼在佛堂大街小巷。同時還與妻舅朱嶺一起加緊策反當地的國民黨武裝部隊,做好統戰工作,為佛堂解放做好了準備。1949年4月7日,中共義南區黨組織成功策動駐佛堂的國民黨義烏縣自衛總隊三中隊起義投誠,投奔共產黨,經過與頑敵激戰,佛堂順利解放。從此,我結束地下工作,公開參加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第八大隊。5月8日,解放大軍解放義烏。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八專員公署頒發委令狀,任命我為佛堂區區長……”
巽村一直有參軍的革命傳統,廣大青年積極應征入伍。村內現有退伍軍人22人,現役軍人1人,現役士兵1人。曾經有多人參加了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樓樟茂被追認為烈士。
主要成果
近年,為了建設美麗鄉村,村兩委帶頭進行環境衛生整治,完成村內4處衛生片整改,將廢棄花壇進行硬化,村民宜居環境大為改善。村內建有籃球場、健身設施、黨群活動中心、農家書屋、居家養老等村民活動場所,每月8號有醫生來居家養老中心為老年人測量血壓血糖。村集體每年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員購買團體意外保險,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老區人民的幸福指數有了提升。
村集體現已完成村小高層預付款收繳工作,其配套工程也在有序推進中;對西海沿線飛鳳路兩側農田進行高標準改造,已完成相關政策處理。由于外來人口眾多,村兩委帶領護村隊開展清村掃樓工作,實現村內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
近年來,巽村先后被表彰為五星級黨支部、優秀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