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30 11:08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何斯路村位于城西街道西北部,背靠上溪大草坪,毗鄰圣壽禪寺,交通優勢明顯,距城區約15公里。全村由2個自然村組成,設11個村民小組,共466戶、1136 人,其中黨員 59 人、村民代表 57 人。村區域面積 3.7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8畝,林地4095畝。
該村人文薈萃,古建筑眾多,何廷洛民居、何國元民居、何乃民故居等頗負盛名,為市級文保單位。具有特有的丘陵地帶農業旅游資源,較好地帶動和實現了農業增長、農民增收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目標,2021 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6000元。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何斯路村是義烏革命老區村之一。村文化禮堂資料載:抗日戰爭時期,金蕭支隊第八大隊經常在該村周圍活動。何氏宗祠、何國元民居等,是抗日組織開會場所和落足點。村民何國美,毛阿培等都是金蕭支隊戰士。同時,該村還有一位與吳璋共過事的革命志士何國涯(1904—1941)。
據城西街道五一村人何志舒 (曾任第八大隊特務中隊中隊長) 生前回憶,何斯路村何氏宗祠曾是抗日武裝第八大隊大隊部,同時是東河抗日自衛隊 (也稱東河抗日游擊總隊)成立的地方。現該祠堂立有“抗日游擊隊成立紀念碑”。據義烏黨史資料記載,東河抗日自衛隊于1942年6月4日成立,后因遭浦江土頑樓允文突襲,隊伍被收編,后何志舒找到“紅色縣長”吳山民,這支抗日武裝才得以保存,最后參加了黨領導下的第八大隊,走上了革命道路。現該村存有金蕭支隊會址。
村文化禮堂資料載:何斯路村,還有革命志士何國涯,1922年冬考入紹興市省立第五中學師范科,開始接觸進步書刊,參與進步活動。畢業后回縣立第四小學任教,常與同事楊希賢到吳店找共產黨員吳璋議論時事,追求進步,革命思想日益堅定。任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長,聘用進步青年學生,受牽連遭拘禁,保釋后重返學校任教。何國涯依然堅定革命信念,于 1938 年參加義烏縣戰時政工隊,參與救亡活動,成為重要骨干。1938 年春,經吳璋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春,赴皖南新四軍教導隊學習,留在了軍部當參謀。后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何國涯在突圍時犧牲,時年38歲。
主要成果
這些年,何斯路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拓寬農村發展空間和經營領域,通過建立鄉村生態旅游開發中心、開發香薰觀光主題公園、舉辦鄉村生態旅游文化節等形式,著力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問題,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如今,村兩委正在進行轉型升級,改變單一花海經濟模式,打造集休閑農業、生態旅游、文化生活于一體的農村產業集群。
該村還借助數字化推動文化禮堂建設,依托功德銀行小程序,打造新型文化活動發起模式;以老年大學為核心,積極開展文化活動;通過各類線上平臺豐富宣傳,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業態,打造文化何斯路品牌。村內建有浙江省首批示范點的何氏宗祠即現今的文化禮堂、老年大學、籃球場、體育健身場所、圖書館等開放式鄰里交往空間。
旅游業、民宿產業為何斯路村主導產業。多元化教育產業正在發展,旅游業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并植入自然幼兒園、矮種馬基地、摩托俱樂部等。拓寬鄉村產業發展業態,形成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旅游業、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信息產業等業態“百花齊放”的狀態。
2017年 2月,何斯路村入選“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2018年 12月,被命名為“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2021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公布何斯路村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021年 9月,入選首批“浙江省氣候康養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