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30 14:52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廣口村是后宅街道下轄的行政村,位于義烏市北部,毗鄰德勝古韻精品線路,杭金衢疏港高速穿越而過,森林公園在本村轄區范圍,交通便利,距市中心13公里。全村由樓界、廣口2個自然村組成,共435戶、989 人,其中,黨員52人,村民代表45人。該村區域面積為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5畝,山林1333畝,山上有上巖寺水庫,碧波蕩漾,山下池塘星羅棋布,風景如畫。
該村旅游資源豐富,圣巖禪寺、上巖寺景色宜人,老虎洞,石樓梯,石長廊,瀑布,龍潭,仙履等景點遍布,傳說葛洪大仙在此煉過仙丹,世人祖先足跡比比皆是。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由于同街道的鶴田、吳宅、俊塘、余店、下金等黨支部,是義烏農村最早成立的一批黨支部,開展黨的活動較早,所以廣口村受到革命影響,出現了一批階級覺悟較高的農民,投身革命,參加了抗日武裝。村文書劉金偉提供的資料說,如地下黨員劉亮昂(字明達),1930年8月上旬參加了在德勝巖召開的全縣黨員大會,著手準備武裝暴動。后武裝暴動流產后,劉亮昂身份暴露,后輾轉赴陜西繼續開展革命斗爭。
廣口村因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四周黨的基礎工作較好,抗日武裝一段時間選擇在這一帶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和活動。抗戰勇士在這塊土地上拼殺;解放初期,區中隊在新橋頭牛奶溪潭與土匪展開激戰;村里出現了無數抗戰老兵和為國捐軀的英烈:
劉美洋, 1949年參加革命,志愿軍某部戰士。1950年12月于朝鮮犧牲。被收錄《義烏烈士英名錄》。
劉美成和劉胡溪,同時參加抗日戰爭,先后在湖門和下金兩地擊斃日寇鬼子3人。
劉美華,生于 1920年出生,2007年參加了在京舉行的紀念抗戰 70周年活動,并就座天安門廣場上觀禮車,被授予“抗戰老兵,民族脊梁”光榮稱號。
主要成果
近幾年,廣口村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先后完成農村生活自來水并網,實現生活污水和雨水兩管分離,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成效。還充分利用上巖寺水庫庫水資源,對四口日常百姓洗滌的門口塘,專管自流灌溉,保持塘水清潔度,并修建了洗衣房;從03省道下余山進口過村莊到塢灶和白石殿兩方向,改造鋪設油碴路約2.5公里 (公交車353班車可直通村莊到德勝巖山腳下),兩側修建花壇、休閑亭廊,美化兩旁的家庭庭院,提高了居住環境檔次,吸引了到德勝巖風景區,森林公園的游客。
2020年,該村投資30萬元在辦公大樓二樓建起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有展示大廳、閱覽室、黨員活動室、村情村史、道德講堂、紅色傳記等內容。村建有黨群服務中心、365便民服務站、老年活動中心、居家養老中心,成立籃球隊,腰鼓隊,鑼鼓隊等基礎服務陣地。2022年被義烏市授予 “文明村”和“和美三星級村”。
經過多年的建設,廣口村逐漸成為了義烏市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桿。村莊環境、村民醫療保障,老年人健康指標都得到極大提升。為退役軍人、老年人進行學雷鋒公益服務活動,發放各種福利。老區人民幸福指數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