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30 15:19
信息來源:義烏市革命老區促進會
訪問次數:
村落(社區)簡介
上金村位于義烏市北部,與浦江僅一山之隔,為后宅街道轄區內行政村。東對朱高尖山脈,南臨下金村,西傍義浦交界山麓,北臨大陳鎮潘塘村,是國際商貿背景下以“撈豆腐皮”為特色的村落。明朝萬歷,金氏祖先茂明公從義烏北門遷至寺塢居住,開創了上金村的建村史。全村由上金,寺塢,橫塘等自然村組成,分 5 個村民小組,共 518 戶、1196 人,其中黨員 54 人,村民代表 51人。村區域面積2.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2 畝,其中水田262畝,旱地200 畝,山林3150畝。
該村從事農業為主,資源主要有山林、丘陵、田園土地、池塘、村產業房的房屋。村集體收入主要來源于土地流轉、產業房租金等項目收入。村民有制作豆腐皮技藝,撈豆腐皮成一村一品經濟。2020 年 9 月,被阿里研究院公布為淘寶村,現已入選浙江省第四批引領型農村社區。目前空心村改造工作仍在有序進行中。
革命歷史 (紅色傳承)
上金村屬義烏革命老區村之一,有悠久的黨史和革命史。義烏黨史第一卷249頁載:1929年 2月,上金村就成立起黨的支部,是后宅街道一帶建立較早的黨組織之一,負責人為張錦善,隸屬于義烏縣委。抗日戰爭期間,它還是抗日武裝第八大隊的活動區域地為金義浦抗日根據地之一,第八大隊曾駐扎在上金橫塘24間開展活動,并發動群眾進行武裝斗爭。
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這里涌現出眾多的熱血青年,無私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據該村文化禮堂提供的資料載:
張枝慶:1929年出生,1947年入伍,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轉業。
張涵龍:1928年出生,1946年8月入伍,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炮兵團,參加了解放天津戰役,輾轉南下到云南,后參加抗美援朝,曾獲三等功一次,榮獲抗美援朝和平勛章。1954年轉業到杭州鐵路局采石場工作。
主要成果
近年來,上金村努力挖掘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共富道路,先是開展村內環境整治,隨后又盤活美麗經濟,建設產業用房,打造鄉村特色和活力。目前已完成雨污分流、路面提升、立面改造、庭院改造等基礎工程,并利用村集體房屋,整合村民閑置空房、流轉土地。經過幾年的建設,該村逐漸成為義烏市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桿。2020年省級美麗鄉村現場會在上金召開。村莊環境、村民醫療保障,老年人健康指標都得到極大提升。為退役軍人、老年人進行學雷鋒公益服務活動,發放各種福利,老區人民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2019 年以來,上金村榮獲浙江省衛生村,創建了義烏市三星級美麗鄉村,獲評義烏市最美田園,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等各項榮譽。其中,全國綠色村莊、國家森林鄉村、浙江省 AAA 旅游示范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精品村、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等稱號,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