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782000000/2024-569195
其他
函
關于對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溪10號建議答復的函
義烏市殘疾人聯合會
義殘〔2024〕6號
2024-06-04
主動公開
有效
發布時間:2024-06-18 14:58
信息來源:市殘聯
訪問次數:
字體大?。?/span>大 中 小
陳代表: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殘疾人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您提出的關于《關于提升我市助殘服務能力建設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市助殘服務能力建設基本情況
殘疾人事業是社會民生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市將殘疾人生活保障、康復、就業、教育、文體、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內容全面納入義烏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著力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提升助殘公共服務水平,實現了助殘服務質量和能力的新提升。一是數字賦能,殘疾人證辦理更加便捷高效。2021年起,我市通過浙江省政務服務網線上申請、浙里辦手機APP掌上申請、市殘聯和鎮街服務窗口線下申請,構建了殘疾人證辦理多端協同機制,通過推廣“云評”數字化評定、創新殘疾人證免費快遞送達等方式,實現了殘疾人證申辦“零跑”服務。對于臥床不起的重度肢體殘疾和重度精神殘疾申請人,市殘聯自2005年起就建立上門評殘常態化服務機制,截至5月,今年已新辦、變更殘疾人證956人,其中上門辦證252人次。二是提質增效,殘疾人康復服務更加普惠可及。立足“第一需求”,建立健全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與補貼制度,全市建成定點兒童康復機構4家,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服務率達到100%。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完善精神殘疾人門診用藥及住院醫療費用全額保障制度,大力推進基層責任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達到100%,責任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95%。出臺《義烏市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實施辦法》,優化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補助政策,培育建成殘疾人輔助器具綜合服務機構1家,依托“金·輔具”構建了“線上+線下”的殘疾人輔具服務通道,實現了殘疾人全生命周期的輔具適配優享服務,2023年殘疾人輔具適配率達42‰,是省定指標的1.68倍。提檔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制定出臺《義烏市“十四五”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實施方案》,近三年累計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593戶。三是全向發力,殘疾人社會保障和關愛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可靠。以低保低邊為底線、社會保險為基礎、三項補貼為特色、其他保障為補充,著力完善殘疾人立體保障網。全面推行單獨施保政策,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殘疾人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6.21%和99.89%。高標準落實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制度,創新推行殘疾人老齡補貼普惠制度,構筑了具有義烏特色的殘疾人“三項補貼”生活保障體系,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標準省內最高。目前,我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按低保標準40%執行,比省定標準高10個百分點;殘疾人護理補貼現行標準為950元/月、475元/月和237元/月三檔,比省定標準高90%,2023年全市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2310人、護理補貼10463人、老齡補貼9274人,發放“三項補貼”共計7196萬元。扎實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培育“殘疾人之家”工療車間、直播帶貨、特教庇護等發展模式,建成規范化“殘疾人之家”建設15家,實現鎮街全覆蓋,初步構建了具有義烏特色的“殘疾人之家”多元發展路徑,殘疾人綜合就業率由2022年57.88%提升到目前的75%。著力構建殘疾人友好型社會環境,近年來完成重點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改造27個、創建省級無障礙社區7個、投放無障礙公交車151輛,殘疾人實現全市域免費公交普惠優待。深化“文化助殘”、“體育助殘”工程,特殊學生才藝展示活動和特殊學生運動會成為我市殘健融合的特色品牌。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依托市婦幼保健院和第三人民醫院技術人才管理優勢,按照“公建公營”模式,全力抓好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和陽光家園運營管理,全力打造省內一流的殘疾人先進服務平臺。二是持續拓展助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以市殘疾人陽光家園為牽引,通過整合專業托養機構、鎮街養老服務中心、長護病房等資源,推進醫養結合、康養結合、精康融合,加快構建“1+2+14+N”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體系,為全市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提供政策性兜底服務和個性化需求適配,致力打造殘疾人康養服務品牌。三是整合資源強化助殘服務支撐。推進與社會助殘資源的有效對接,發揮慈善總會、商會、紅十字會和獅子會“四會協同”優勢,全面實施我市殘疾兒童康復生活補貼慈善助殘項目,積極探索義版“康復小屋”標準化建設方案,完善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派遣制用工和殘疾人之家來料加工配送體系,不斷創新助殘公益服務內容形式,努力推進社會助殘公益品牌建設。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我市殘疾人工作的關心、支持和理解,歡迎繼續對政府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義烏市殘疾人聯合會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