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7-30 08:33
信息來源:義烏商報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大中小
晚年恰似春天暖,夕陽晚霞滿人間。安享幸福美滿的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個家庭的關切。
14家基層衛生院“慢病一體化門診”全覆蓋;在群眾需求強烈、服務供給不足的村社建立“家醫驛站”,提供綜合性健康管理服務;全市9家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全市31家醫療機構完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這些適老化建設成績,是我市千方百計護航老年人健康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我市圍繞“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大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公共基礎,強化學科建設、推進醫養結合,全力推進健康老齡化建設,力爭讓全市老年人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適老:填平老年人“數字鴻溝”
從老年人病有所醫,到便捷、高效地接受醫療健康服務,再到醫院成為真正的老年友善型醫療機構,需要提升的不僅僅是醫療技術,更多的是服務。
“你好,需要幫助嗎?”在市中醫醫院門診大廳,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奔波在各個角落,主動為老年人提供指引、掛號、咨詢等志愿服務。此外,大廳內多處設有顏色醒目、字體較大、簡單易懂的標識,幫助老年人順利就醫。“我們為老年人預留了現場號源,并開通24小時電話預約服務,每天還有志愿者現場引導,方便不會使用手機線上預約的老年人就診。”市中醫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線上預約掛號的普及,這項節省時間、高效就診的服務卻讓很多老年患者“望而生畏”:智能手機不會用、夜間放號不會搶,這道看不見的“數字鴻溝”,成了老年人就診的第一道障礙。為此,市中醫醫院在積極開展數字化建設的同時,還保留了傳統老辦法。
近年來,我市各大醫療機構圍繞老年友善文化建設,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加強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康復醫院、護理院等項目建設。“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市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以這種樸素的為老情懷為依托,我市著力提升老年人醫療服務水平、提高老年友善服務能力,營造濃厚的敬老愛老氛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1家醫療機構成功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4家醫院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開設康復醫學科,每千名老年人醫療機構康復護理床位達6.12張。
為老:打通老年人健康“最后一公里”
“醫生,這兩天血壓有點高,會不會和天氣有關?”“醫生,我家老頭子膝蓋關節疼痛,麻煩您跟我到家里走一趟看看?”7月24日,在北苑街道建設社區家醫驛站內,居民們又見到了熟悉的醫護人員。
在驛站設立前,建設社區的居民們想要配藥、做檢查,都要前往北苑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我有高血壓,需要定期開藥、檢查。雖然去街道衛生院不遠,但是掛號、排隊,每次都需要半天時間。”家住園丁新村的王大爺說,去年5月,建設社區家醫驛站投入運行,現在每周都有醫生來社區服務,家門口走幾步路就到,太方便了。
類似家醫驛站服務點在我市已有52家。家醫驛站設立后,在群眾需求強烈、服務供給不足的村社里,家庭醫生服務對象也從重點人群擴展到全人群,可以給服務對象提供移動診療、移動隨訪、云藥房、健康資訊、健康監測等綜合性健康管理服務,獲得陣陣好評。
健康老齡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最主動、最經濟有效、最可持續的舉措。市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共同富裕最小單元建設,我市著力打造村(社)衛生室(站)、家醫驛站、健康醫療巡回和120急救相融合的“3+1”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基本實現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打通老年人健康“最后一公里”。
助老:失能老人有“醫”靠
推進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
“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在福田街道醫養結合照護中心,記者遇見了樓奶奶的家屬。89歲的樓奶奶患有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數月前感染肺炎后,戴上了鼻飼管并需要持續性吸氧。這讓家屬犯了難:在家中照料怕有突發狀況不能得到最快的治療,不放心;放在養老院怕護工不專業照料不好,不放心。在得知福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內有醫養結合照護中心,家屬第一時間來到服務中心進行詢問后,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入住前,我們認真了解了照護中心為每位病人建立詳細的健康檔案,每天還有醫護人員查房和巡視,關注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樓奶奶的家屬表示。更令家屬意外的是,醫養結合照護中心還可通過“長期護理保險”,為樓奶奶報銷部分醫養費用。
醫養結合照護中心主要為失能人員提供生活護理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醫療護理,配備專業綜合診療能力強的老年醫療、護理、康復、照護團隊,提供24小時全方位生活照料和護理。“除了生活護理,醫療服務、康復訓練也是醫養結合照護中心的特色服務。”福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將醫療的專業技術融合進養老服務體系,真正實現醫養結合。
長期護理是伴隨老齡化進程無法回避的問題。201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試點開展“長期護理保險”,依托政策優勢,我市積極推進二級以下醫院利用閑置醫療資源開設醫養結合照護中心,讓入住老人享受“長護險”保障之下的42項生活護理、33項基本醫療護理服務。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1家基層醫院開設醫養結合照護中心,共開設床位461張。(譚祉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