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782000000/2024-565314
[主要負責人解讀]《關于加強科技創新高質量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政策解讀(市科技局)
市科技局
2024-08-01
主動公開
發布時間:2024-08-01 09:59
信息來源:市科技局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問:【科技創新】數字經濟要提升,企業是主體、科技創新是關鍵。在此之前,我們義烏也引進了復旦研究院等一些高級別科研機構,雙江湖科教園區也初具規模。請問科技局,在充分發揮好雙江湖科教園區等科技創新平臺對數字經濟的提升作用、加快推動產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哪些考慮?
答: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我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義烏科技城(雙江湖科教園區)的建設已列入《浙中科創走廊發展規劃》,著力打造浙中科技創新新引擎。通過幾年發展,義烏科技城在高校、科研機構建設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和研究生院先后投入使用,在校師生超過7500人,第一期學生于2023年6月畢業。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將于去年9月開學。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浙大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被認定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這些高校平臺均為我市創新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圍繞數字經濟創新提質,如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平臺的作用,主要談三方面的考慮。
一是加強政策引領,推動科研機構高質量發展。出臺《義烏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高質量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義政發〔2023〕5號)文件,對平臺和國企招引的獨立法人研究院給予每年總額不超過500萬元的運營經費補助,對其獲得的上級科技部門項目經費按1∶1.5比例給予獎勵,對其實際投入研發經費每年按30%的比例給予獎勵,政策通過鼓勵研究院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承擔上級科技項目,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研究院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局還在研究制定《義烏市關于推進研究院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統籌協調全市研究院招引,圍繞產業鏈精準布局創新鏈,推進研究院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打造一批使命驅動、任務導向的重大創新平臺。
二是加強科研機構建設,打造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集群。浙江大學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和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列入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浙江省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獲評省重點實驗室。今年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建金華市機器人智能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長三角(義烏)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創建金華市水質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下一步,將指導浙江大學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愛旭全球光伏聯合創新中心申報省重點實驗室,加快上海交大雷達研究所義烏聯合實驗室建設落地,指導申報省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打造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集群,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集聚和培養優秀科研人才,形成引領全域創新的核心力量。
三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指導科研機構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浙江大學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2020年以來承擔國家級項目31項,省級項目27項,獲批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長三角(義烏)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加強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科技成果產業化,探索構建環大學創新圈。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園青創空間成功獲評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加快建設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大學科技園(未來產業科技園),積極申報省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孵化器、眾創空間的建設,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科技競爭力。鼓勵科研院校來本市共建技術轉移中心,依托優勢學科為我市重點產業提供技術服務,每年運營經費從30萬提高到50萬元,目前我市已引進浙江大學等6家技術轉移中心。鼓勵開展科技合作,對技術交易金額在20萬元及以上的技術開發、轉讓合同,按實際技術交易支付金額的15%給予補助,引導企業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承接科技成果轉化。深化“揭榜掛帥”工作機制,2023年開展“揭榜掛帥”活動18場,實現技術交易額29.5億元。
通過上述舉措,加快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解讀單位:市科技局
解讀人:王紅華
聯系電話:0579-853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