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2-18 10:05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共確定大會議案2件、代表建議402件(會中建議390件、閉會建議12件)。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指導和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經各承辦單位共同努力,會議議案和代表建議已全部辦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大會議案辦理情況
(一)《關于小商品、大市場,不斷地再造新的輝煌的議案》辦理情況
市政府堅持“興商建市”不動搖,聚焦小商品、開拓大市場,扛起“打造典范、再造輝煌”的光榮使命,奮力續寫世界小商品之都新篇章。2024年12月6日,在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國務院批復同意《浙江省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標志著新一輪國貿改革正式獲批啟動,開啟義烏市場發展的全新篇章。一是高站位謀劃,完善市場發展大體系。高標準制定并落實市場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進出口市場建設向實向強。全速建設全球數貿中心,打造引領全球貿易風尚的第六代市場,市場板塊結頂并啟動全球招商。建成國際商貿城二區東新能源市場、國際冷鮮城一區、國際家居城四區國際館、模具城三區一階段項目,擴大義烏實體市場平臺優勢。二是數字化驅動,打造市場發展新引擎。持續升級Chinagoods平臺,服務在線貿易額超2000億元,上線智能翻譯官等6個自研AI產品,用戶數超1.9萬人。成功舉辦全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全年新設電商主體15.12萬戶,累計達70.36萬戶,占全省三分之一。三是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場發展新空間。實施“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計劃,設立10億元出海產業基金,建成投用迪拜海外分市場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等“義烏好貨”海外展廳,累計在50個國家建立海外倉210個。創新“義新歐”鐵路進出境雙向“快速通關”模式,上線義甬舟“第六港區”數字服務平臺,成立智捷元港數字化跨境物流第三方交付平臺,開通RCEP“絲路快航”海運線路,常態化運行馬尼拉、大阪貨運航線,發展“門到門”的全鏈條服務跨境物流。在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舉辦義博會海外展,全年組織32個團、3016人次“抱團出海”,參加德國法蘭克福消費品展等境外展會203個。四是創新鏈協同,厚植市場發展新優勢。落地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制定57項小商品類浙江制造標準,擁有自主品牌的市場主體占比超45%。開辦全國首個新能源產品市場專區,集聚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等200多個品牌萬余款產品。建立健全“一鏈一圖一團隊一基金一清單”招商工作體系,設立產業招商母基金以及生命健康專項投資基金,全年簽約引進億元以上項目70個。
下一步,市政府將堅決扛起“打造典范,再造輝煌”使命要求,以新一輪國貿改革為牽引,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持續擦亮世界小商品之都“金名片”。一是開啟國貿改革新征程。重點在“買全球”上加速破題,在“賣全球”上迭代深化,圍繞深化市場采購制度、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構建現代商貿物流體系、推進要素市場配置、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五個重點領域推出一系列更大力度改革舉措,改革、項目、平臺一體謀劃推進,實現“買全球賣全球”雙向蝶變。二是加快建設新一代市場。全力打造以“全球數貿中心”為標志的第六代市場,推動“人、貨、場、鏈”四個核心要素數字化升級。迭代更新Chinagoods平臺,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做大做強義支付平臺,積極拓展海外收付能力。加力推動市場“品牌出海”,打好五大出海模式組合拳,強化資源要素整合、產業基金賦能。加快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推動“直播+平臺+跨境電商”三位一體發展,做大跨境電商規模,大力培育標桿電商企業。三是打造高能級貿易平臺。加快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構建中歐班列(義新歐)“公共班列、快速班列、全程時刻表班列”模式,探索“班列+跨境電商”“班列+產業”“班列+商貿”業務,投用蘇溪集裝箱辦理站。實施義烏機場改擴建項目,加密航空貨運專線,提升航空樞紐保障和貨運能力。做大卡航業務,招引國內優質卡航企業,推動卡航集約化發展,打造“門到門”國際專線物流通道。
(二)《關于高水平建設現代文明義烏形態,爭當“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典范的議案》辦理情況
市政府全力推進高水平建設現代文明義烏形態,爭當“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典范。一是加快推進博物館新館建設。征集中國商貿史、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史相關物證,累計征集藏品6000余件(組)。二是穩步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施《義烏市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專項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累計兌現扶持資金超1200萬元。全市已建成“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222個,城市書房21個,文化驛站18個,鄉村博物館12個。義烏大劇院主體結構封頂,博物館新館三標段已進場施工。三是創新營造文藝精品氛圍。連續舉辦32屆義烏市文化藝術節-群眾文化展演活動,承辦民藝巡禮—浙江省詩書畫器非遺精品展、浙江省群眾舞蹈大賽等多個大型文藝賽事活動,共獲省級及以上獎項35項。2024年由我市文化館原創少兒舞蹈節目《這是我家》改編的《鵝鵝鵝》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實現歷史性突破。創排《烏江渡》《鬧九江》等多部婺劇精品劇目,其中《烏江渡》入選“浙江省傳統戲曲演出季”精品展演劇目并亮相2024年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四是全面激活文旅業態潛能。成功舉辦第18屆文旅博覽會,培育出中國義烏文具禮品展覽會、觀賞石文化藝術展覽會等多個知名精品展會。成功舉辦第8屆義烏半程馬拉松比賽,2023年以來成功舉辦8場音樂會和演唱會。加速推進九寨灣、西門老街、全球數貿中心等文旅項目建設,建成云黃山健康步道示范段,簽約佛堂古鎮江濱風情街等10個項目。加快佛堂省級旅游度假區提檔升級,指導森山國草園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培育李祖村掛牌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大型酒店數量和服務水平居全省前列。開發“義烏禮物”文創圖庫4套,量產新品20余款。實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動,七安餐廳、徐僑館、嶼箖城市營地等13個項目成功入選全省第一批“微改造、精提升”示范點。五是打造城市文旅金名片。推出“義烏好好逛”文旅IP,改造提升國際商貿城等5個“購物+美食”特色體驗街區,推出系列主題活動200余場。國慶期間,位列全國最受歡迎的縣域旅游城市第2位,相關工作獲胡偉副省長批示肯定。202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23.9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1647.5萬人次,居全省第3位。元旦春節期間,推出“義烏好好逛?寶藏義烏年”2025新春文旅消費月活動,5次獲央視報道。
下一步,市政府將持續推進高水平建設現代文明義烏形態工作。一是加快文化設施建設進度。持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博物館新館爭取2026年開館,義烏大劇院爭取2026年完成整體建設,拓展“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務場景,培育打造更多可親近、可參與、可展示、有質感的休閑好去處。二是加速文化服務提檔升級。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實施“義文惠享”文化惠民工程、“藝路同行”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和“悅讀烏傷”全民閱讀推廣行動,做大佛堂“十月十”等“一鎮一品”,積極承辦國家級、省級活動賽事,引進叫好叫座的精品劇目和展覽。三是加大文化傳承保護力度。扎實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弘揚,寫好文保單位景區化、文化場館景區化這篇文章。
二、代表建議辦理情況
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402件代表建議交由78家承辦單位辦理,已全部完成辦復工作,不滿意件經二次辦理后答復滿意率為100%。辦理工作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從高認識,統籌部署抓推進。市政府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以“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躍進”的狀態,把高質量辦理代表們的“金點子”變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葉幫銳書記帶頭領辦代表建議,如金丹俊代表提出的“關于打造城市IP,提升文旅產業發展的建議”,市兩會后葉書記即帶隊赴南京、無錫、湖州考察文旅項目,學習先進經驗,推動我市文旅產業跨越式發展。葉書記強調,“文化旅游產業對于提升城市活力、影響力有重要意義。義烏區位條件優越、城市功能完善、人文底蘊深厚,具有良好的文旅產業發展基礎。要求文旅部門要有更大格局,充分認識發展文旅產業的重要性、緊迫性,做好頂層設計,全面系統謀劃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藍圖;要有更寬視野,立足商城特色,積極融入億年恐龍文化、萬年上山文化、千年雙林文化、百年紅色文化、百年商貿文化等義烏元素,全方位展現義烏的歷史縱深感,讓義烏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要有更強力度,統籌推進云黃山景區、佛堂古鎮等文旅項目的規劃、建設、運營,加大龍頭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的招引力度,培育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更多‘網紅’‘爆款’景點;要有更優場景,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務水平,為游客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更暖心的人文場景,不斷滿足義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打造“義烏好好逛”文旅IP,繪制義烏文旅地圖,舉辦幸福湖音樂節、“中國旅游日”、大陳龍舟賽、“品味萬國”啤酒美食節、“繡湖賞燈會?西門好市多”跨年等系列活動,我市成為全國縣域旅游十大熱門城市之一,全年累計接待游客超3623.9萬人次,同比增長15.8%,進貨式旅游、萬國美食旅游等紛紛“出圈”。對重點建議,市政府領辦領導親自抓辦理,堅持問題導向和質量導向并重,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開明務實的作風,全力以赴辦好辦實辦出成效。各承辦單位切實增強辦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優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承辦、綜合科室督辦”的辦理工作機制,將代表建議辦理作為履行部門工作職能、建設人民滿意機關的重要抓手。
(二)完善機制,嚴格規范抓推進。按照“分辦高質量、辦理高質量、答復高質量”的工作要求,精心分辦、悉心交辦,努力把每一件建議辦成“示范件”“精品件”。一是辦前精準分辦,確保承辦針對性。實行“陽光分辦”,提前熟悉、適應“金代通”履職服務平臺,市兩會期間駐會參與代表建議的預審核和預分辦工作,對部分復雜、疑難承辦件充分聽取人大代表工委、提出代表、職能部門意見,協商確定主辦、會辦單位。會同人大辦、督考辦制定辦理須知,明確辦理標準,規范辦理流程。二是辦中勤督嚴查,確保辦理高效性。綜合運用市政府分管領導領銜督辦、市府辦分線對口督辦、市府辦督查科和人大辦代表科聯合督辦的“三督辦”機制,強化對辦理進度和事項落實的督促檢查、跟蹤問效,切實把好方案制定、面商溝通、走訪調研、征求意見、正式答復“五道關”,有效提高辦理質量。三是辦后及時公開,確保辦結實效性。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向全社會公開辦理結果,倒逼各承辦單位以嚴和實的作風抓辦理,主動接受代表、群眾的監督;在義烏新聞、義烏商報開設專欄,晾曬辦理過程中的典型做法和成效。
(三)緊扣中心,凝聚共識抓推進。市政府暢通渠道,將辦理過程轉化為廣泛凝聚共識、推進問題解決的關鍵路徑,將合理建議轉化為推動義烏改革發展的政策舉措,充分發揮代表在民主決策、聯系群眾、強化監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搭建常態化溝通平臺。常態化邀請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議,參加專題調研、視察檢查、日常監督等活動。召開市人大、市政府工作對接會,交辦任務38個。葉書記帶領市政府班子成員積極參加“問政面對面”活動,通過代表問、政府答、現場評等形式,同向發力、理清思路、謀劃實招。二是搭建面商面詢平臺。各承辦單位注重與代表真誠溝通,運用電話征詢、上門問詢、座談面商、現場調研等方式達成辦理共識,答復時積極反映辦理工作的進展和成效,已解決的,明確告知;一定時間內解決的,告知目前進展,并將后續進展及時反饋;一定階段內難以解決的,如實告知并說明解釋,爭取理解和支持。三是搭建日常交流平臺。加強與代表的日常交流,對代表日常收集的建議、問題和民生關切等納入總體工作布局,一并考慮、一同部署、一體推進。
(四)改革創新,實干爭先抓推進。市政府始終把辦復工作作為推動科學民主施政、增強政府公信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力爭辦理一件建議,解決一類問題,推動一項工作。在市場貿易方面,如馬生芳代表提出的“關于迭代升級數字市場的建議”,市政府積極探索數字賦能貿易的便利化路徑,打造小商品數字自貿綜合應用,“探索數據要素賦能小商品數字貿易便利化”入選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典型案例,應用注冊采購商超480萬名,出貨量超10萬標箱。在生態環保方面,如傅龔飛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議”,市政府將持續深化美麗義烏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組織修編《義烏市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2023-2030)》,為推進美麗義烏建設打牢堅實基礎。在民生保障方面,如陳倚安代表提出的“關于提升我市助殘服務能力的建議”,市政府將“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環境改造100戶”納入民生實事,開展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政策宣傳和適宜對象篩查,優先選擇困難殘疾人家庭、一戶多殘、重度殘疾等對象進行改造,完成改造110戶。
三、存在問題及下步安排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和指導下,在各位代表的支持和幫助下,在各承辦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議案和代表建議辦復工作順利完成,有效解決了代表們提出的一些問題,有力推動了市政府重點工作落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辦復工作與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代表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個別單位辦理工作時序安排不科學,辦復速度偏慢;二是個別單位牽頭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與會辦單位聯系不夠緊密;三是個別單位對細節問題沒有分類深究,大而化之,具體舉措或計劃不夠詳細、周全。針對上述問題,市政府將認真梳理、全面總結,按照人大常委會的有關要求,與代表同心、同行、同頻,力行“六干”,擔當有為,狠抓落實,不斷提高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質量,推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奮力開辟“打造典范、再造輝煌”廣闊前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