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 首頁 |
|
發布時間:2025-04-10 16:24
信息來源:浙江省義烏大成中學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單位名稱 | 浙江省義烏大成中學 | 法定代表人 | 陳毓平 |
住所 | 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大成路233號 | ||
開辦資金(萬元) | 3431.00 | 經費來源 | 財政全額補助 |
年初數(萬元) | 3431.10 | 期末數(萬元) | 3334.18 |
宗旨和業務范圍 | 實施高中學歷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發展。 高中學歷教育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12330782471770706T | 舉辦單位 | 義烏市教育局 |
開展業務情況 | |||
一、基本情況 | 2024年度,我單位在教育局的領導下,認真貫徹《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及有關法律、法規,按照核準登記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開展活動,有關情況具體如下: | ||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一)規劃引領,協同推進學校以爭創金華市高中強校,建設現代化、高質量優質中學為目標,精心制定2023-2025學年發展規劃。2024年,全校上下一心,各部門緊密配合,嚴格按照規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學校整體發展方向的一致性與連貫性。(二)聚焦教學,提升質量1.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制定《大成中學教學常規十條》,對教師的備課、授課、作業批改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常抓不懈。通過不定期檢查與定期考核,督促教師落實教學常規,保障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2.創新教學理念與模式:踐行“四有課堂”理念,積極探索符合本校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生學習層次的教學模式。鼓勵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開展課堂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校本研訓,提升教師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能力。3.加強教學過程監督:加強行政推門研課,形成聽課、反饋、整改、檢查的閉環管理。采用巡課評價記錄本,詳細記錄課堂情況,實現課堂評價的過程化、細節化與量化。同時,推行校本作業批改登記本,規范作業布置,提高作業質量。(三)重視師資,助力成長1.推進教研組建設:積極開展教研組建設工作,數學教研組獲評義烏市優秀教研組,為其他學科組樹立了榜樣,帶動全校教研氛圍的提升。2.培養青年教師:制定《大成中學青年教師發展工程規劃》,構建“大成引領、梯隊進階、團隊共育”的教師培養體系。采用“新秀工程-能手工程-名師工程”階梯式培養模式,加速青年教師成長。3.深化校本教研:以深化課改為契機,深入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倡導教師開展“群體的教科研、學科的教科研、課堂的教科研”,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形式,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四)打造特色,豐富校園文化1.文化建設規劃與設計:提出“以文成人,以景化人,打造‘小而精,美而雅’的校園文化”目標,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全面規劃與設計。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個層面入手,提升校園文化內涵。2.物質文化建設成果: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完成多項校園建設項目。爭取到佛堂鎮政府支持,于9月完成辦公樓的升級改造,建成家長接待區;獲得社區民間力量支持,建成、修整景觀小品6處,并完成教工之家改造;由校友支持的書吧閱覽室建設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五)完善體系,強化德育工作1.構建德育體系:總結提煉“一個理念”“五條宗旨”“三項承諾”,構建起由傳統文體活動、主題教育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教師引領示范五大模塊組成的德育體系。2.分階段實施德育培養: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德育培養方案。高一年級以“人生定位”為主題,幫助學生明確目標;高二年級圍繞“人格塑造”,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與價值觀;高三年級聚焦“人才迭代”,助力學生實現自我提升。整個過程以“尊德行、核名實”為主旋律,貫穿學生高中三年。(六)提升保障,優化后勤服務1.服務體系提檔升級:以“四零服務”為攻堅目標,全面提升后勤服務質量。通過“多看多聽多做”、開展“師生滿意度評”、舉辦“廚藝大比拼活動”以及增加“水果供應”等措施,提升員工服務素養和餐飲滿意度。2.改善硬件條件:完成宿舍電力改造,徹底解決困擾多年的寢室用電問題,提升學生居住的舒適度。建立“行風監督崗”“后勤報修服務站”,修訂“后勤管理制度”,強化后勤保障服務能力。(七)成立攻堅小組,專項突破8月,學校組建“黨建”“文化”“課堂”“德育”“教師成長”“后勤”六個攻堅小組。各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協作,針對學校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二、取得主要效益(一)高考成績實現突破2024屆高考中,學校文化與體藝雙線并進,成績斐然。特控上線人數達到229人,超出既定目標。全年級共有10人被985高校錄取,29人被211高校錄取,985與211高校合計錄取39人,其中純文化錄取31人,美術類錄取8人。圓滿達成學年初設定的確保浙大線有人、985/211錄取人數有突破,以及特控線上線人數保220、爭240的任務。(二)教研成果亮點突出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成果豐碩。數學教研組獲評義烏市優秀教研組,彰顯了團隊教研實力。馮彥偉老師榮獲浙江省信息技術優質課二等獎,朱雙燕老師制作的微課獲評浙江省省級精品微課,陳子華老師制作的微課獲評金華市級精品微課,王忠慶、陳燕、馮璐佳、賈瑞煜、趙鑫越老師分別獲評義烏市學科優質課二、三等獎。(三)競賽成績全面開花1.體育賽事屢獲佳績:在2024年義烏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中,團體成績榮獲第四名;中學生體育傳統校排球賽高中組比賽中,男女排球隊雙雙斬獲第三名;義烏市高中校園足球聯賽中,女子組獲第一名、男子組獲第五名;義烏市中學生乒乓球賽中獲男子團體第四名。2.藝術展演成績優異:在義烏市中小學生才藝展演活動中獲一等獎1名、三等獎1名;義烏市“人人會設計”比賽中5人獲義烏市三等獎;第二十三屆中小學生現場攝影比賽中,2人獲二等獎、2人獲三等獎。3.文學創作成績突出:第十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2名學生獲全國一等獎、3名學生獲省級一等獎、1名學生獲省級二等獎、1名學生獲省級三等獎;第十七屆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中,182名學生初賽獲獎,35人晉級復賽,30人獲一、二、三等獎;“愛·尚閱讀”現場作文比賽1名學生獲一等獎、2名學生獲二等獎、4名學生獲三等獎。4.實驗操作表現出色:在“第十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中,兩名學生獲優秀獎;中學生生物實驗操作技能大賽中,2人獲金華市一等獎、1人獲金華市二等獎;中學生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大賽中,1人獲金華市三等獎。(四)黨建工作成效顯著黨總支圍繞學校“誠-成”文化,創建“黨旗領航,務實求成,四色行動鑄黨魂”的黨建品牌。通過深入開展“紅色先鋒示范行動、藍色崗位爭先行動、綠色志愿服務行動、白色潔身自好行動”為主題的“四色行動”,激發黨建活力,形成了黨建工作與學校教育發展和諧共建的良好局面。 | ||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 (一)校園空間受限隨著學校的發展以及學生數量的逐漸增加,現有校園面積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及活動需求。目前學校的教學場地、運動場地相對緊張,限制了一些課程拓展活動與大型校園活動的開展。盡管學校積極對接高教園區建設,推進分校區(或第二校區)方案落地,但在該方案最終實現前,校園空間不足仍是當下需要面對和克服的問題。(二)師資結構有待優化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方面存在提升空間。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以及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尚未達到理想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此外,校內教師培訓體系雖已建立,但在培訓的深度、廣度以及針對性上,仍需要進一步優化,以更好地滿足教師職業發展的多元需求,助力教師提升學歷層次與專業職稱水平。(三)平安校園建設需深化雖然學校一直重視校園安全工作,但在安全管理的精細化程度、設施設備的完善度以及安全教育的全面性上,還有提升空間。現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未能實現全流程、無死角的覆蓋。安保設施方面,雖然已配備基礎的安防設備,但在智能化、高科技安保設施的投入上相對滯后。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強化師資培養,打造優質教師隊伍1.?搭建強師平臺:持續引入線上線下優質培訓資源,邀請教育專家、學科帶頭人到校講學、指導。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學術研討會,為教師提供前沿教育理念與教學技能培訓。2.?完善激勵機制:設立教學成果獎、教科研成果獎等多個獎項,對在教育教學、學生培養、教學研究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與獎勵。進一步完善教師績效考核制度,持續激發教師工作熱情與創造力。(二)完善德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豐富德育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德育活動。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團體輔導以及個體心理咨詢服務,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三)改善辦學條件,營造良好育人環境1.?更新設施設備:加大對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升級學校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教學硬件。配備先進的實驗器材、數字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條件。2.?提升校園文化:繼續打造校園文化景觀,如建設文化長廊、校史館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如校園文化節、讀書節、藝術節等,以文化育人,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 ||
對《條例》和實施細則有關變更登記規定的執行情況 | 2024年01月30日按規定申請了開辦資金變更登記。 | ||
相關資質認可 | 無 | ||
績效和受獎懲及訴訟投訴情況 | 無 | ||
接受捐贈以及使用情況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