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14 15:07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童”繪創意瓶
8月12日上午,蘇溪鎮總工會愛心托班的教室里飄著淡淡的墨香與童趣的歡笑聲。蘇溪鎮總工會精心組織的“創意瓶身設計課”正在這里熱鬧開展,30余名7-12歲的托班兒童化身“小小設計師”,用手中的畫筆為經典飲料瓶注入新生命,將普通的美術課變成了一場充滿想象力的創意狂歡。
從“早餐瓶”到“設計題”
好奇點燃創作熱情
“老師,您怎么還帶著早餐呀?”上午9時許,美術老師抱著一瓶未拆封的“娃哈哈”飲料走進教室時,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歪著頭問道。老師笑著舉起手中的飲料瓶:“這不是早餐,是今天的‘設計任務卡’!等會兒我們要給這瓶陪伴了很多人童年的飲料設計新包裝,你們敢挑戰嗎?”
“我要畫超人!”“可以加個會說話的小動物嗎?”問題一出,教室里瞬間炸開了鍋。老師順勢引導:“那你們覺得,現在的飲料瓶最需要改進什么?是顏色不夠漂亮,還是功能不夠方便?”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應著,原本普通的美術課,就這樣變成了一場“頭腦風暴”。
鉛筆勾線到色彩綻放
每個創意都值得被看見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里,教室變成了“創意工坊”。孩子們的筆尖停不下來,連平時有些內向的小朋友都專注地沉浸在創作中,時不時和同桌討論“這里再加顆星星會不會更漂亮”。
“我想把瓶子變成‘小宇宙’,這樣喝飲料就像在宇宙里探險!”9歲的小宇舉著草稿紙興奮地說,他的瓶身上星星、月亮和宇航員正圍繞著“娃哈哈”三個大字閃爍。而7歲的朵朵則畫了一棵長滿鮮花的大樹,“媽媽說瓶子不能亂扔,所以我設計了‘種樹瓶’——喝完把瓶子埋進土里,就能長出小花!”她的想法讓旁邊的小朋友紛紛點贊。
從靦腆到自信
小小講臺變成“創意發布會”
創作接近尾聲時,老師搬來小椅子,邀請孩子們輪流上臺分享設計思路。“一開始我有點緊張,怕大家笑我的設計。”第一個上臺的小宇攥著衣角說,但當他展示完“宇宙探險瓶”后,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個想法太棒了!我長大也想設計這樣的瓶子!”小伙伴們的夸獎讓他逐漸放松,后面的分享也越來越流暢。
“我的瓶子叫‘愛心傳遞瓶’,因為媽媽說愛心要分享。”朵朵指著瓶身上的愛心圖案說,“如果喝完飲料,把瓶子送給需要的人,愛心就會一直傳遞下去。”她的話讓在場的志愿者紅了眼眶。
以愛為筆
托起童年更多可能
“今天的課程不僅是美術課,更是一場‘創意賦能’的實踐。”蘇溪鎮總工會負責人表示,愛心托班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兒童成長需求,通過鏈接社會資源,開展手工、科普、藝術等多元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獲快樂、提升能力。“娃哈哈集團此次支持設計課,正是企業參與公益、關注兒童成長的生動體現。未來,我們還將策劃更多類似活動,為孩子們搭建更多展示自我的舞臺。”
下課鈴響起時,孩子們的設計稿已鋪滿桌面,每一幅都貼著便簽紙,寫著“希望我的瓶子能被生產出來”“想把作品送給媽媽”等純真的心愿。這場由一瓶飲料引發的創意之旅,不僅讓孩子們體驗了設計的樂趣,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用創意改變生活”的種子——或許若干年后,其中一幅稚嫩的設計圖,真的會成為貨架上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