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9-15 08:36
信息來源:義烏商報
訪問次數:
字體大小:大中小
日前,一批出口貨物在運輸過程中部分受潮損壞,我市一家物流公司因此與外國客商產生賠償糾紛,隨后委托義烏市工商聯商事糾紛調解中心進行調解。經耐心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承諾互不追究責任。這是我市運用“鄉音+鄉情”紐帶、巧解商事“千千結”的日常場景。
自2010年起,我市在全國率先開展商會人民調解工作,通過102個商會迭代深化“商事糾紛商會解”首創經驗,有效化解矛盾糾紛,防范社會風險。
完善“七個有”標準
“義烏市工商聯商事糾紛調解中心是金華地區工商聯系統首個商事調解組織,運行兩年多來,成效顯著。”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調解中心已設立6個專委會,涵蓋勞動爭議糾紛、裝修合同糾紛、金融借貸糾紛等內容,推動所屬84個異地商會、15個基層商會和3個行業協會實現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
為統籌協調全市商會商事糾紛調解工作,我市建立了“調解專委會+商會調委會”縱橫聯動調解網絡,并按照“專職+兼職”“專業+熱心”的多元模式組建調解隊伍。為最大限度發揮調解隊伍的作用,商會調委會主任一般由商會負責人兼任,調解員則由商會骨干成員擔任,同時吸收退出現職的會長、秘書長等德高望重人員,以及商會法律工作者參與調解。目前,商會登記備案的調解員有408名,籍貫覆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有平臺,有隊伍,還得有機制保障。近年來,《義烏市人民調解經費獎勵實施辦法》《義烏市商事糾紛調解員管理辦法》等系列制度先后出臺,推動商會調解員首調、兼職律師調解員次調的“二次調”工作流程不斷完善。按照“有隊伍、有經費、有場所、有制度、有檔案、有程序、有律師”等“七個有”標準做好商會人民調解保障工作,堅持做到日常有人值班、案件有人受理、調解有人參與、檔案有人管理、案卷有人上傳,實現“商戶如有求,商會必有應”。
探索多元調解機制
日前,市工商聯組織召開商事糾紛調解實務研討會,通過經驗分享、現場討論等方式,切實推動商事糾紛調解工作提質增效。
近年來,通過制定并完善商事糾紛調解員管理辦法等措施,市工商聯建立了商事糾紛調解員三年輪訓制度及每季度發布商事糾紛調解典型案例的常態化機制。今年以來,已舉辦5期商會調解員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和商事糾紛調解實務研討活動,累計培訓人員140名;發布《義烏市臺州商會調解化妝品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等典型案例42個,為調解技巧、溝通能力與工作規范的提升提供了對標學習范本。
此外,我市積極探索公益性人民調解與市場化商事調解相結合的多元解紛機制,設立商事糾紛調解中心、義烏市溫州商會、上溪鎮商會等5個法院共享法庭服務站,進一步強化了對商會調解員訴前調解程序的指導、規范和監督。市工商聯暢通了與法院、人社局的訴前對接、案源推送渠道,依據糾紛類型、風險程度、雙方籍貫等信息,實現精準匹配并推送至關聯商會,有效解決案源缺失、資源匹配等問題。
“調解中融入‘鄉音+鄉情’,結合情與理,對化解矛盾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59歲的陳如照是義烏市溫嶺商會原秘書長,也是金融借貸糾紛專委會的主任。他坦言,根據案情整合商會人際人脈資源予以調處,通過小圓桌、沙發替代辦公桌椅,用好鄉情紐帶、倡導鄉音對話等暖心溝通場景,推動糾紛雙方“破防”,從而找到化解糾紛切入點和矛盾平衡點,大大提升商事聯調效能。
今年以來,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已受理各類商事糾紛122件,糾紛金額超4000萬元,推動各類商事糾紛在商會化早、化小、化了。“來的時候,當事雙方氣呼呼,走的時候握手言和成朋友,還有事后送錦旗的,這樣的例子不少。”陳如照笑著說。
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合力
“在我調解的糾紛中,有一起建設公司與勞務分包班組因工資支付問題引起的爭議,涉及金額較大。”勞動爭議糾紛專委會調解員華金鐘介紹,這個工程施工歷時5年,建設公司身負債務,但干活的100余名工人仍有900余萬元工資未結清。“經過各方努力,我們從發包方爭取到300萬元的工資款,并在7月底前完成支付。”華金鐘清楚地記得,工人們收到工資款后感激不已。
自今年7月1日以來,義烏市總商會平安志愿服務總隊和92支商會平安志愿服務隊帶領各商會組織、商會骨干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社區治安巡查、法律法規宣傳等工作。至今,已協助相關鎮街道化解8起工傷亡人事故和多起群體性事件,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平安義烏”的強大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工商聯發揮自身連接政府、協調企業、服務市場的優勢,設立10個政商交往觀測點、10個營商環境觀察點、20個商會企業綜合服務驛站等3個政企溝通平臺,聘任75名商會協會骨干擔任政商交往觀察員、營商環境觀察員、市場法治帶頭人。今年以來,已舉辦各類“親清直通·政企懇談”活動63場次,收集各類涉企問題120個,有效推動涉企問題解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同時,我市積極開展“百所聯百會”“千律聯萬商”等活動,推進“商城云法”等主題普法宣傳活動,設立思凱管理、盈科律所等11個“義企致遠”合規講堂,通過“點單”形式走進商會開展普法宣傳。今年以來,各商會舉辦稅務、法律、會計等各類合規培訓24場,累計培訓民營企業家697人次,推動民營企業加強合規意識、完善合規制度、規范經營行為,從源頭上樹牢遵紀守法、誠信經營的意識。(左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