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 | 義烏市商務局(義烏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義烏市投資促進局) | ||
機構負責人 | 王棟 | ||
辦公地址 | 浙江省義烏市江濱北路281號行政三號樓六樓、七樓、八樓? | ||
聯系電話 | 0579-89926900? | ||
辦公時間 | (法定工作日)8:30-11:30 13:30-17:00(冬令時) 14:00-17:30(夏令時) | ||
郵政編碼 | 322000 | ||
郵箱 | |||
主要職責 | (一)負責國內外貿易、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對外經濟合作、招商引資、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等職責。擬訂全市有關商務、糧食與物資儲備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實施對外開放戰略,開拓國內外市場,推動內外貿融合。制定商務大數據發展計劃。 (二)統籌國內貿易流通工作。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 指導流通企業改革和商貿服務業發展。推進現代流通方式發展和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指導城鄉商業網點規劃。按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推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管理。 (三)負責商務領域消費促進工作,培育消費促進平臺。擬訂全市加油站和成品油倉儲行業發展規劃,負責成品油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負責培育老字號等商貿名牌。負責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監督管理。 (四)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制定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并組織實施。監測分析商貿業運行、商品供求狀況和商品價格,并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負責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推動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五)負責對外貿易促進體系建設。推廣新型貿易方式,加快跨境供應鏈建設。促進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升級。負責對外貿易經營者管理。促進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六)負責進出口管理和促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協調大宗進出口商品管理。按權限負責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大型成套設備進出口管理。管理進出口配額。按權限承擔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管理。 (七)負責國際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工作。指導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推進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推動服務貿易交流合作平臺建設。負責全市技術進出口管理。負責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管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指導做好商貿服務行業(含餐飲、住宿)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八)負責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和貿易救濟調查工作。組織協調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其他與進出口公平貿易相關的工作。建立完善對外貿易和產業損害預警機制。負責全市貿易政策合規工作。指導全市各類貿易摩擦案件和產業安全的應對工作。牽頭協調與世界貿易組織有關的事務。 (九)負責外商投資促進和管理工作。依法開展外商投資企業管理。監督檢查外商投資方面法律法規規章執行情況。負責外商投資年度目標制定、考核、統計監測。指導全市外商投資促進工作。開展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指導境外投資合作項目安全管理。 (十)參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 參與綜合協調、指導和管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省級經濟開發區以及納入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系列的平臺。參與開發區考核和運行監測。 (十一)負責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的貫徹實施。貫徹落實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研究擬訂全市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政策建議。研究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發展有關重大事項,承擔協調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指導和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經驗和成果在全市的復制和推廣工作。 (十二)負責對外投資和對外經濟合作工作。負責境外投資、對外勞務合作等監督管理。負責本市企業(金融企業除外)境外投資管理。負責境外樞紐項目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按職責分工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承擔外派勞務人員權益保護。處置境外經貿糾紛和突發事件。負責多雙邊援助和對外援助工作。 (十三)負責對外經貿交流工作。牽頭推進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多雙邊經貿往來與合作。按照授權組織承辦因公出國(境)人員及邀請國(境)外人員來訪等事宜。牽頭組織境內外重大經貿交流活動。統籌推進我市駐外經濟商務機構的建設和管理,拓展海外經貿合作網絡。 (十四)負責糧食流通和糧食、物資儲備管理工作。負責糧食流通行業管理,負責市級儲備糧棉肉糖行政管理。研究提出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體制改革方案并組織實施。制訂糧食流通行業、重要物資儲備規劃、政策。根據全市儲備總體發展規劃,負責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組織實施全市糧食、重要物資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監測糧食等重要商品供求變化并預測預警,承擔全市糧食流通市場調控的具體工作。保障軍糧供應數量和質量。負責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負責全市糧食收購、儲存、運輸環節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的監督管理。 (十五)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責任制體系要求,依法具體負責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十六)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七)職能轉變。 1.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完善消費促進體制機制,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新型貿易中心建設和中高端消費集聚平臺打造,推動流通領域數字化、平臺化、品牌化發展,打造流通強市。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發展市場采購貿易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等新業態,參與“義新歐”中歐班列和“一帶一路”系列站建設。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建設高品質產品產銷地,優化外資結構,強化外商服務,建設高質量外資集聚地,有序引導對外投資,建設高水平對外投資策源地,不斷拓展對外開放深度,提高對外開放效益,打造開放強市。 2.推進全市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推動職能轉變,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3.改革完善儲備體系和運營方式,完善市級儲備,進一步發揮政府儲備引導作用,鼓勵企業商業儲備。 4.加強市場分析預測和監測預警,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強化動態監測,提高糧食和物資儲備防風險能力,發揮儲備在保障安全大局、穩定社會預期、引導市場方面的作用。 5.加強監督管理,創新監管方式,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 +監管”,根據全市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及動用指令,監督儲備主體做好收儲、輪換,確保儲備物資收得進、儲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十八)有關職責分工。 1.與市發展和改革局的職責分工。市發展和改革局組織編制全市糧食和棉花、肉類、食糖等重要物資儲備的規劃和總量計劃。市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收儲、輪換和管理,根據市發展和改革局的動用指令按程序組織實施。 2.與市應急管理局的職責分工。市應急管理局負責提出市級救災物資的儲備需求,作出動用市級救災物資的決策,組織編制市級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品種目錄和標準,會同市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確定年度購置計劃,根據需要下達動用指令。市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根據市級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品種目錄和標準、年度購置計劃,負責市級救災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根據市應急管理局的動用指令按程序組織調出。 |